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解“毒”于丹》
解“毒”于丹

第67节:背景阅读6

记者说:水至清则无鱼,人人都是君子的社会好像也挺恐怖的。

徐晋如说:不可能人人是君子,但必须要承认君子是人的终极目标。

记者说:您说中国文化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那么您觉得社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是传统文化复兴回归了呢?

答:我们传播的是正确的知识。

37问:你们怎样保证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呢?

答:保证自己方式的正确,很简单。科学讲实验,人文讲积累。我们的知识储备使得我们对自己有自信。

徐晋如说:知识是用来敬畏的。只有敬畏,才能掌握。否则,只能获得虚假的知识。知识是少数人创造的,而创造的动因,大多数是因为单纯的求知欲,少部分是因为对自然的敬畏。而那些懂得敬畏的人,是真正的科学家和学者。孔子说,古今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是因为”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从而去学习。而为人,是想通过知识谄媚人。孔子对后者是批判的。

38问:网上有一个观点,说这是文人相轻,是嫉妒。圈内人批评于丹,是因为于丹抢了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风头,背后还是一个利益之争,您怎么看呢?

答: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当年,惠施以为庄子要抢他的相位,于是大搜三日,庄子跑去见他,说有一种凤鸟,非梧桐的练实不吃,非醴泉的水不饮,可是,那嘴里叼着腐鼠的猫头鹰,却以为它要来抢自己的食物。

记者说:这似乎还是对于君子的定义,那么具体到老百姓呢?您认为中国的老百姓身上有没有传统文化的体现?

徐晋如说:孔门传道,讲究有教无类,又说人皆可以至尧舜。老百姓何尝不该努力成为君子呢?

记者说:请讲一下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什么?比如,是经典著作还是更多在于人文精神?

36问:据我所知,你们也有你们的推广传统文化的方式,您认为你们的方式和于丹有什么不同?

那些说我们做这件事情是出于嫉妒的人,他们不能理解真正做学问的人,不知道学问带给人的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超过一切。钱锺书先生曾经说过,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讲,发现一个字的正解,其重要意义不下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我们的一切行为,基于我们太热爱知识和真理。重利之人他们永远不会体验到真正的大人君子之乐,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孔颜乐处。在大人君子的心目中,根本不存在利的念头。我们唯一关心的就是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孔子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这是嫉妒吗?孔子的思想就是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他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把正直的人取代小人做了高位,老百姓就服了,否则民就不服了。”举枉错诸直”,这是孔子一辈子最不能容忍的。

答:你如果听过我的讲座,就不会这么问了。

徐晋如说: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于锻造人的高贵的人格和高雅的情趣。高贵和高雅,是传统文化的终极目标。

记者说:您谈的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目标,那么具体到传统文化呢?您所说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是不是仁、义、礼、智、信之类?

徐晋如说:我认为高贵的人文精神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第二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第三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答:学术本来就是很高端的。为什么这些人不想着朝着高端努力,硬要把高端往下拉呢?知识分子其实是希望大众有知识的,他们是希望大家都有知识,而某些躲在论坛上骂人的人却希望知识分子和他们一样无知。

40问: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你的讲座没有取得于丹讲座的追捧程度,难道只是因为没有去”百家讲坛”?

徐晋如说:大家普遍对于知识有着敬畏之心的时候。

记者说:知识难道不应该是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吗?更应该是亲近而不是敬畏吧?

徐晋如:我为什么要强调敬畏

今天一个媒体记者问了很多问题,都是我答媒体问里面没有的,不妨贴出来奇文共赏:

39问:还有人说,一些反对于丹的学者是故意要学术显得神秘,才能显得做学问人的高端,您怎么看呢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