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解“毒”于丹》
解“毒”于丹

第65节:背景阅读4

讲到儒学我会说,为什么子思的一脉成了后世儒学正宗,而不是荀子这一脉,虽然说历史不容假设,但我会讲,要是中国按照荀子架构,也许能更快进入近代化。……这些知识不是给大家装饰用的,我希望能给大家以启示。

25问:如果您讲的这些,老百姓不爱听,怎么办呢?可以不考虑收视率吗?

答:其实很可笑,所谓收视率,就是德国人架了几根线,中国人就当真了。为什么要提”绿色收视率”?如果只讲收视,那么成人节目收视更广。而且,认为老百姓不爱听,也是某些媒体的想象。

我们从来没有反对过对经典的通俗,我们反对的是对经典的糟改,那篇宣言中说得很清楚。举个例子来说,我在中大、广外都开过诗词写作课——并且可能将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开这门课,我讲的课,都是学生可能一辈子也听不到的知识,信息量极大,但是学生给我每堂课都回报以热烈的掌声。

不要小看大众的智慧,我认为,人民可以认可真正的知识甚至你们所说的”精英”知识。他们一旦接触到这样的知识,是会真心喜爱的。但现在媒体没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18问:您说,任何妄图通过吃快餐的方式去了解传统文化的想法都是荒谬的,那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呢?知识精英和大众有没有一个桥梁可以沟通?

答:

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敬畏。敬畏了以后,才能潜下心去学,学而思,思而学,独立思考,才有收获,才有可能成为知识精英。没有任何知识不经过努力就能掌握。

如果真的找我,我只能讲三方面内容:儒家政治学、诗词写作、京剧文化导论。因为我只熟悉这三个领域,我永远不会讲授自己都不熟悉,自己都没闹明白的东西。这是我和于丹的区

别。但我不会专门讲《论语》。《论语》只能讲一节课。真正的思想是不能言传的。我只能讲提要,也就是给你压缩饼干。

23问:可是《论语》的经典价值也是存在争议的。

通俗是可能的,精英的东西也可以给大众。可以把知识讲得让人易于接受,但易于接受不等于真正掌握。要掌握一种知识,必须要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我们历史上不是没有通俗的普及的读物,但他们只是把经典往浅了说,没有人敢把经典往错误的方向说。比如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刘逸生的《唐诗小札》,那些都是很成功的尝试。但于丹所讲的,根本是孔子的思想中所没有的东西。

19问:敬畏是敬而远之,放之高高在上吗?

答:不是。打比方来说,同样是数学老师教课,但有的同学能考一百分,有的不及格。”闻道有先后”嘛,而且孔子还说过”惟上智下愚不移”。我们应该普及经典,但普及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更加敬畏,而不是让所有人都觉得我也懂《论语》了、可以讲《论语》了。《论语》当然应该普及,但普及是要普及正确的知识,孔子不是一个让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

答:她的成绩就是让出版社在经济上翻身了,从而有能力多出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答:认为《论语》不是经典的人真是极度的无知和狂妄。如果《论语》都不是经典,中国就没有经典,中华文明也就没有元典了。我们都去跪倒在西方人的足下好了。西方哪个国家有人认为《圣经》不是经典?

24问:如果让您去《百家讲坛》讲,您会讲什么?

答:

答:是的。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之学者,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和美德,而今之学者,学习是为了获得名利。

21问:于丹有没有成绩?如果有,主要有哪些?

22问:之前易中天、刘心武很火爆的时候,为什么您没有出来抵制?

答:易中天讲的是故事而不是思想,不是错误的知识。说故事只要口才好就行了,不涉及更多。刘心武是很好的小说家。而且《三国演义》、《红楼梦》,都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才被吹起来的”经典”,我个人不认为它们是经典。他们哪怕讲得再差,也不会动摇中国文化的根本。然而,于丹讲的是中国文化的元典。

20问:我认为,你和于丹是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因此,大家看法迥异。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