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日月布辉》
日月布辉

第26章灵秀山

“不过也只有第一次服用才有功效。”张须轻声自语道。

没有再犹豫,服下丹药,盘坐运炼吸收。

片刻后,张须睁开双眼,清明若水,吐出一口浊气。

一线明亮的银白反光内中染着青碧,自缝隙里透出,慢慢露出表面银白内含碧绿的剑身,两边开锋尖细,中间扁平稍稍凸出一线棱角。

放下剑鞘,感应中十分轻便,左手并中指食指,显露莹白光泽,从剑身靠近剑柄处自上而下缓慢抹过,便见得剑身内中显现出八条细小碧绿光路,始于剑柄,缠绕交错,分枝接连剑锋,终于剑尖。

“竟然有八条通源路,恐怕足以承受任何结构期强者的源力灌注了。还有这材质虽然我没有能力辨认,但仅看这气色便知不凡。

......

一片树木枝叶繁茂,青翠欲滴的山脚下,灰白道路接连广场,人影稀疏,山道口旁有一简单茶铺。

三个少年和成熟妇女走进路口。

成熟妇女头戴淡粉圆帽,面容秀丽,眼眸有些苍浊,边角可见细微皱纹,颈项挂檀木珠链,身着朴素衣裙。

三个少年即张须、杜二龙、渊幂声,两左一右簇拥着成熟妇女。

成熟妇女额出细汗,朝斜上方的青翠林木看去,轻微气喘,面色微红,微微一笑道:“到灵秀山下了。沿山道再走约莫一刻钟就能上到普生寺。”

杜二龙见她有些疲惫,目光关切看去,问道:“刘姨,要不要稍稍休息一下?”

渊幂声笑了笑没有说话,仿佛已经知道母亲会如何回答。

张须同样关注过来,便听见刘姨不在意一笑,轻轻摆了一下手,语声柔和道:“不用。我来过多次,都是直接上去的。

佛便在前方,那能让佛久等呢?”

渊幂声不知何时已经取下挂在胸前的巴掌大小水壶,递给他母亲,关切道:“还是喝口水吧!”

她笑着接过,小饮两口,就合上壶盖,递回给他,目光虔诚地看向山道阶梯道:“我们快上去吧!”

四人不快不慢地走上显而易见颇有年代却干净整洁的山道阶梯。

上到深处,林叶茂密,清风流淌,很是凉爽。

张须看向已脱下圆帽的刘姨,问道:“刘姨,现在普生寺有几位高僧?”

刘姨目光和蔼地看了他一眼,和声道:“普生寺现今最著名的高僧是住持尘空大师,进修佛法已有两百余载。佛法精深,功果深厚。

其余较为著名的高僧就是其师弟尘法大师,其徒普流大师,皆是精研佛法百载以上的高僧。”

张须哦了一声,又问道:“寺内现今还有光辉革命之前的高僧吗?”

刘姨显然没想到他会问这个,微微一愣,微微抬头沉吟了一会道:“应该没有。若有的话应该极为有名才是,不然便是云游去了。

不过我虽常年到寺内礼佛奉送香火,但毕竟不是寺内僧人,不够清楚。

到时,你可以问问尘空住持。”

张须略显失望,嗯了一声。

刘姨经张须询问,好似想起了什么,感慨道:“说道普生寺光辉革命之前的高僧,不得不提已经坐化数十年的灵游大师。

这位是尘空大师的师傅,也是普生寺开寺时便在的僧人。

灵游大师至善宽厚,广播善行,可谓功德无量,颇得百姓敬仰。

在世时普生寺香火鼎盛,名传洛州,每年进寺聆听教诲之人不计其数,求其做法事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这位若按你们修士的说法生前已经达至‘易生天命,造化乾坤。’之境。”

张须三人同时惊呼:“第四境的层次。”

张须面生震撼,忍不住道:“这等层次便是存活千年也是轻而易举,怎么会如此早就坐化?”

杜二龙与渊幂声也同样无限好奇地等待她回答。

刘姨摇摇头表示不知,叹声惋惜道:“可惜我只在孩童时由祖母引领见过这位一面。那时顽劣,无有佛缘,未能向其求教,点化灵光。”

张须三人作为源修,自然不解她对佛法的向往,但同为修士,并不妨碍他对那个境界的前辈的敬仰,同样为没有机会得见生出惋惜。

接下来几人似乎都因此沉默,不再多言,只是安静地朝寺庙行去。

不久,挂匾普生寺的寺门进入视线,。

红漆门扇全开,两侧黄墙,上盖红瓦,其前低矮阶梯接连平坦空地,接迎温和阳光,驱散林木遮蔽的阴寒。

走进寺门,里面是约两辆马车可并行的露天白砖过道,两边栽有低矮草木,前方为正殿,其两侧有两条过道通向后院。

走在过道上,杜二龙左右观望了一会,觉得有些奇怪,忍不住问道:“这寺内怎么如此冷清。一路上香客只见得几个。”

张须往周围看了看,也神色不解地道:“到了这里,竟然也不见僧人,更未闻诵经念佛之声。好生奇怪”

刘姨眉头微皱,在四周看了看,说道:“现在不是礼佛的旺季,加上普生寺近年来衰落不少,香客稀少倒是没什么。

倒是这僧人。虽说普生寺现下僧众只有二十多个,可普生寺也不大。

这个时候,不应如此啊!”

渊幂声挠挠头,猜测道:“会不会在都在打坐参禅,不能说话。”

刘姨迟疑了一下道:“打坐静修是个人的修行,但不太不可能全部同时。这个时候也不是什么特殊时间,应该不至于。也许是寺内有什么事吧!”

张须看向前方敞开的灿亮殿堂,道:“那还是先进正殿看看吧!”

进入正殿,上首供奉一尊高大金身佛像,下方一个长桌摆放着一些水果贡品,往前立有半人高的大香炉温热烟气飘飘而起,旁边一个小木桌上摆满香支和一个投香火钱的箱盒,再往前就是五个黄色圆垫,此时其中两个正有两个年老香客跪坐合掌,虔诚闭目祈祷。

侧边还有一小沙弥眼皮低垂,细鼻轻轻呼呼,圆嫩颔线低低高高仿佛垂钓的鱼竿,迷迷糊糊地念叨着什么,细嫩小手松垮地捧着一本经书,昏昏欲睡。

刘姨领着一脸无奈的渊幂声,上前取香,投币,在香炉前絮絮叨叨好一会,才带着其人一起插香。

杜二龙丢下张须,一脸不怀好意的笑容跑到小沙弥前面,也不知从那拿出一根细长草叶,略微俯身,挠向小沙弥嫩小鼻梁。

张须见此抚额失笑,不过也走了过去,想着跟小沙弥问点事情。

被杜二龙逗弄了一下的小沙弥,立时惊醒,仿佛犯错被家长抓住一般,眼睛圆睁盯着书面,捧高经书半掩脸庞,语无伦次地装模作样急速念起经文。

走过来的张须不由失笑一乐,到近前微微俯身,屈指轻敲了一下快要遮盖住小和尚眉眼的经书,忍着笑意低声喊道:“小和尚。”

“啊!”这时小沙弥错愕地稍稍放低经书露出眉眼,看到面前似笑非笑的二人,方才醒悟过来。

连忙施身一礼,稚声道:“二位施主。贫僧法号无扰,唤我法号便好。”

张须收敛笑意,看着无扰不到十岁的稚嫩脸庞,面色正经地问道:“无扰小师傅可否带我们二人到处转转。”

“好。”小和尚立时笑容显露,蹦跳一转,经书朝地上随便一放,高兴道。

便领着二人往侧边走去,一边说道:“寺院前面就这大殿,往后是弟子们平时练外功的空地。”

穿过后门,果然来到一片颇为空旷的地方。

“寺院最好玩的地方是莲池,最无聊的地方就是那个大殿了。师傅成天让我到那打坐念经。”又面色先喜后沉地道。

杜二龙好奇问道:“你师父呢?”

无扰提起师傅便一脸苦色,道:“我师父法号普流。”

“前几天随住持出外不知道干什么去了。”说到这里,无忧喜不自禁道。

然而此时,前方墙门转出一个身穿袈裟的年轻僧人让无忧立时又面如死灰,闷闷不乐,让张须和杜二龙既失笑又诧异,暗自猜测那年轻僧人的身份。

身穿袈裟的年轻僧人见到三人面容平静,不紧不慢地来到三人身前,朝着张须和杜二龙施身一礼,音声平和让人闻之便心静若无澜之水,道:“阿弥陀佛。二位修者,贫僧尘法。住持不在,贫僧代理寺务。”

无扰眼中隐含无奈,手执佛礼,躬身尊敬道:“见过师叔祖。无扰告退。”待尘法点头示意后,便往回大殿去了。

张须与杜二龙闻言面容一整,皆向其行了一个道礼,敬声道:“见过尘法大师。”

尘法躬身点头致意,然后往来处作了一个请的手势,道:“我带二位修者略赏寒寺。若有疑问,贫僧会尽力解答。”

张须与杜二龙不禁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会如此谦卑,不过也没有滞慢失礼,与尘法一起前行,微微落后身形。

张须思忖了一下,斟酌着语言向其问道:“大师观世长久,不知对猫公山的猫公二字是否有所了解。”

杜二龙听得此问,也好奇地凑身竖耳倾听。

青锋剑,真是好剑啊!”

将其重新插入剑鞘,放入须弥储物盒,微叹一声,惋惜道:

泉温丹,以药效温和持久而闻名,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滋养本源,增进修为,若是配合打坐静修,更有增益自身意念与本源交融的功效。

因为这对后续心照功果的摘取有颇大助益,被看作蕴源期修士的最佳修行辅助之一,让无数蕴源期修士渴求不已。

张须稍稍迟疑便应下了。

右手握住剑柄,缓缓拉出剑身。

“可惜!目前的我无法驾驭。驾驭宝器,对于源修来说,必须先摘取‘心照’和‘外化’两项功果,使得源力能显化于外,拥有改化运炼外物之能才行。

这也是进阶结构期所必备的功果。

这个须弥储物盒颇为小巧,虽然不如空间法器那般微小,但也不难携带,能让张须以后出外不必再将像木剑这般不小的物品在身上藏放,颇为难受。

之前去县城购置生肌活血散的时候,他就有去普生寺求问高僧和查阅典籍的念头,只是因为杜俊飞之事耽搁。这次正好借此机会去看看。

回转房间,迟疑一会,从须弥储物盒拿出泉温丹,凝神看去并回想起丹道师教关于此丹的功效的叙述。

这颗丹药晶莹剔透,颇为白润,内中呈浓密温泉水雾缭绕,看似不像丹药,反而更像一颗适宜观赏的宝珠。

在此之前就只能先用着符器了。”

停下感叹,将灵元丹和泉温丹及炽元境等较珍贵的物品取出,放入须弥储物盒。

果然不凡,他能明显的感受到散溢到身体各处的药力,正在通过与本源的联系轻缓流入本源,形成滋养之效。

估摸着能持续一月有余。

张须刚刚将盒子藏放在长木桌柜子较深处,就听到房门传来粗重的敲门声,打开房门。

“周末,我母亲准备去普生寺礼佛。你想不想去哪里玩?我也叫了杜二龙。“渊幂声笑容轻盈地问道。

对于一年级的一般学生而言,依师教所说,最快也要在一年级末才有可能摘得其中一项功果,毕竟功果的摘取是需要修为和悟道支撑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