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日月布辉》
日月布辉

第6章豁朗

又用牵引之术“牵动”纸鸟飞舞,假装是真正活灵活现的小鸟。

玩了一会的张须,略感遗憾道:“要是会通灵法术或通灵阵就好了。那就能给它赋予灵性,使之成为真正的生灵。”

不过张须也就是想想罢了。

不过紧接着他看相对应的符文构成解释时,却发现了一些矛盾之处。

然后他急忙把制作的三张符箓平放于桌面之上,仔细观察其纹理,尤其是之前符文纹路有断裂的地方,同时心中推演起其灵能流动的轨迹韵律。

一段时间后,张须盯着符文中的某一处,喃喃自语道:“这里不对。似乎少了什么,导致灵能流动时无法疏通,以至于在符文成型灵能贯通时灵能产生冲撞,形成了乱流。”

不过想到通灵阵,他倒是接着想到了通灵一系的一种基础阵法。

但他本身阵道在堂里不算出色,对于这种阵法布置起来还是比较勉强。

道院目前有教授丹、符、器、阵、医五大技艺道学,其中丹、器、医要求较高或要求特殊,下道院的条件不足以让学生上手实操,所以只讲授理论通识。

姑且不论,符与阵二道里,符道他在堂里还算拔尖,不过阵道就一般般了。

张须想了想,决定先自己试试能不能布置成,实在不行就找渊幂声做一个。

不过这个不着急,他拿起《符箓原理》,准备去藏书阁换一本,毕竟他可不敢保证内容不会再出现错误。

而他还希望从书里修学到道院授课之外比较特别的扩展内容,以期在随后的符赛里多出一些把握。

起身伸展了一下久坐有些酸麻的手脚,抱起《符箓原理》,出门往藏书阁走去。

藏书阁位于驿站后方,与院内的其他建筑都不同,为木质建筑,有浓郁的古风和真修特色。

正面看去,首先是两个精美石雕分立台阶两侧,门前是两个巨大足以让三人环抱的红漆木柱,正门宽大足以令七八人并行通过,其上金边华纹牌匾显露藏书阁三个金色大字,楼仅数层却予人几欲参天之感,精致秀美,气派非常。

进入正门,直见中央一宽大木柱顶天立地,靠地中央有一小门,视线穿过可见楼梯蜿蜒向上,其周围围有一圈柜台,再往周围便是宽敞地板接连书架柜墙,延绵向上约有五六丈高,以至于绕书墙建有数圈空中檀木栈道。

张须进入内中,来到柜台前,将书放下,取出一张代表道院学生身份的晶质卡片递给柜台小姐。

柜台小姐熟练地接过卡片,将其半插入一个海蓝晶球上的凹槽,在海蓝晶球闪烁亮光后,取出还给张须,表示还书已经记录归案。

张须取回卡片,经阶梯走上空中栈道,径直来到符书区域,几经翻找,取了一本《符箓原理》。

很快翻开找到了那个简易拟物飞行符的叙述,观其符文果然比他刚刚归还的那本上面要多出一道纹路,虽然与张须补上的不同,但对于符文结构的作用却是一致。

张须稍稍翻了一下就收好,去找向阵书所在的方位,取了一本基础通灵阵书后,走向史志地理类的书籍的存放区域。

虽然刚来到道院不过一个月,来藏书阁的次数不算多,但每次来都对道院的奇特建筑藏书阁的来历兴起无限的好奇。

他总感觉这个建筑背后含着历史,藏着故事,让他兴起极大的探知欲望。

张须来到这片区域时,有一少女正将一本书籍归入书架。

张须往书架观望了一下,有些犹豫不定,许多觉得可能找到答案的书籍他都翻过了,又不可能一本书一本书的翻看。

然后看了下那名少女归入的书籍,发现恰好没有看过,打算先看看。

张须刚取出那本书籍,翻开浏览,就听身后传来温柔悦耳的女声呼唤。

张须转身看去,见到一位着花白衣裙,头梳简单发髻,两束秀发在脸颊两侧垂下抵胸,面容清丽,莺眼灵动,气质文雅的少女正面带微笑看着自己。

正是刚刚那名少女。

她先自我介绍道:“我叫谢可。”

张须略有紧张,平声说道:“我叫张须。”

然后不解问道:“有什么事吗?”

谢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你手里的这本书。我刚刚放回去的时候忘了拿走书签。”

张须闻言,心中一动,快速翻了一下手里的书,找到了一枚水墨书签,递给谢可。

谢可取回道谢后问道:“你是在找什么书吗?”

张须微笑回答:“我在找有记载关于藏经阁来历的书籍。”

谢可闻言想了想,有些不太确定地说道:“我记得杂记那边好像有一本相关的书籍。你可以去找找。”

张须闻言一喜,高兴道:“谢谢。我去找找看。”

然后努力让自己表现得优雅地合书,归入书架。

张须对谢可道:“我走了。”

然后心中难掩激动,但脚步却不紧不慢地走向杂记所在的区域,但走了几步转头发现谢可也朝这个方向走来,诧异问道:“你也要去那里?”

谢可微笑点了点头说:“我就是在那边看书的时候发现找不到书签。”

张须哦了一声,脚步放慢等了等她,问道:“你是一年级的吗?”

谢可嗯了一声,道:“我在三堂。”

张须心里咕哝了一句,那修为应该要比我高上不少,接着说道:“我在四堂。你认识澜金鹏吗?”

谢可闻言不知想到了什么,略微低头红唇弯成一道好看的弧度,笑道:“你是他朋友?他可真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人。”

张须小小啊了一声,微微一怔,也笑道:“倒确实是挺有趣的一个人。”

随后问道:“你看的那本杂记大概讲了关于这座藏书阁的什么?”

谢可稍稍想了一下,说道:“大概说了猫公山也就是现在道院在的这座山,曾经是一个真修家族的居所。

这座藏书阁应该就是那个真修家族建起来的。

据说后来马郑院主来到这里建立了道院,因为当时这座藏书阁还比较完好,所以就没有拆掉重建。稍微修缮改动后就直接使用了。”

张须略显讶异道:“我们这里现今少有真修活动。那应该是非常久远的事了。”

谢可微微点头,说道:“应该是光辉革命之前的事了。确实非常久远了。”

张须震惊道:“怎么久之前的事了。”

谢可嗯了一声,说道:“那本杂记还记载了那个家族的一位大修士,并尊称其为猫公。”

张须若有所思,道:“那看来猫公山就是纪念这位而得名了。”

随后想到了什么,问道:“那后来那个家族怎么了?为什么没有在我们潜龙县继续传承下去。”

谢可摇摇头说:“不清楚!我并没找到相关的文书记载。”

张须猜测道:“真修。不会是因为纪元结转的清算吧!”

谢可沉吟了一下,不太确定地说道:“有可能吧!”

说着,两人就到了杂记所在的区域。

谢可在书架前徘徊了一下,似乎在回忆,然后从上面抽出了一本书,递给张须,道:“就是这本了。也是一本挺老的书了。”

张须接过书籍。

书籍封面是一副山水云鹤图,其右侧印有书名——云山道人游记。

张须心中念了一句。

“云山道人。”

这倒是一个在潜龙县甚至整个可原郡区域都留下了不少传说的修道前辈,深得各地百姓仰慕。

随即翻开浏览,一段时间后,张须合上了这本书。

这本游记载了云山道人游历冬江流域的所见所闻,关于猫公及其家族的叙述不多。

只提到云山道人曾在沱城和猫公山两度被猫公请入府内做客之事,对猫公和他的家族有较深的印象。

张须想了想,猫公既然以山名的形式为古潜龙子民缅怀,那么应该是在古潜龙留下了颇大的名声。

虽然过去了有几百年,但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传说留下。

以后有时间可以查查神话传说类的书籍,或问问猫公山附近的长者,应该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想到这里,张须合上游记将其放回书架,估摸着现在应该已经黄昏了。

长舒了一口气,想到今天收获不小,不仅解决了简易拟物飞行符的问题,也弄明白了藏书阁的来历,心情便豁然开朗,十分愉悦。

跟谢可告别后,将自己要借阅的两本书拿到柜台登记后,就回院舍做功课,刻意多做了符道的功课,为符赛积蓄着一点一滴的实力。

张须沉默了一会,心中稍稍推演后,拿起符笔在第一张符箓符文某处加上了一道符纹,顿时眉头舒展,觉得豁然开朗,心道:“先这样试试。要是不行,再去藏书阁找其他符书对照一下,应该也能找到正确的符文。”虽然如此说,但他却充满自信。

张须重新取了一张檀紫符纸,刚要落笔绘制,却又是眉头一皱,心道:“符文纹路相互连接贯通,任何一处的改动都会对其它纹路造成影响。

将其拿起在眼前欣赏片刻后,将其折叠成一只双翼三角扁平,尾羽梯形岔开,脊线平直至头下凹弯折成喙的淡紫小鸟。

张须激发符箓,使得淡紫小鸟僵直双翼轻微晃动,缓缓“飞起”,悬空而立。

深吸一口气,平静下来,开始凝神绘制符文。

张须眉头大皱,翻开《符箓原理》,仔细比对它所制作的符箓符文与书中符文,但无论怎么看,二者都完全一致。

这符文的起点应该不一样了。”

然后又开始凝神推算符文起点。

所以符文其它地方自然是没错的。

符文顺利成型,朴实无华,整洁美观,给予张须内心无比的舒畅。

张须面色舒缓,轻舒一口气,转头看着窗外的明媚阳光,内心与之一般温暖明亮。

看着淡紫为底,青碧若叶成纹的符箓,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不过一会,张须突然拿起符笔用笔杆在头上用力敲了一记,心中暗骂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己不过是将书中不知为何有缺失的符文补全罢了,又不是改良符文,况且自己也没有那个能力。

那等贯穿阴阳,化死为生的惊天手段岂是现在的他能接触到的。

莫说现在,就是以后,他也不敢奢望,当然幻想是从来没少过。

自己就算再推算一百遍,起点也是不会变的。

自己只需要推算出补全的那道纹路在绘制时的运笔和其它符纹的接洽就行了。

但却反反复复,面色阴晴不定,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