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727章 李彻回京

崔明本以为这个理由能拦住李彻,却不料李彻只是平静地点点头,淡定道:“长史所言,本王也想到了,故此,本王此番回京,只带三五随从上路,无需大军随行......”

历朝历代之所以制定不许大王们到处乱窜的规定,主要是因为王驾仪仗的护卫动辄两三千,担心他们用这些人造皇帝的反。

故此,李彻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干脆不带护卫,直接轻装上路,以“给高祖、太宗祭扫”的名义回京。

一方面,是因为有皇帝老爹的命令;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李阙这个竞争者在他身后不断追赶,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可是让李彻没想到的是,就在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李阙居然会舍弃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至尊之位,选择到那遥远的蛮荒之地从头开始,筚路蓝缕地建立一个独属于他自己的国家。

每个男人的心里都有英雄情结,李阙的这份决然,李彻每每想起都感慨不已,同时也热血沸腾。

这么做确实能避免一路上各地官府的阻拦,但却吓了崔明一跳:“我王万万不可!”

“陈留王那边既已将手伸到了辽东,这回京的一路上未必没有布置。若大王孤身上路,臣恐有不忍言之事发生......”

崔明这些话,明显有些挑拨兄弟关系的意思,但他却不得不这么说。

翻开史书,像那种将竞争者杀人灭口,再自己登上帝位的例子还少吗?

不是每个人都像李彻和李阙这样能对皇位淡然视之,历史上为了做皇帝,别说是杀几个兄弟,就是杀父弑君,大逆不道之事,做的人也不在少数。

崔明可不敢将李彻的小命,寄托在李显的个人操守上。

在崔明看来,李彻的这种想法,已经不能称之为“冒险”,而应该叫做“找死”了。

但是在李彻眼中,这件事却并没有什么危险。

他倒不是相信李显的人品,而是对皇帝老爹充满信心。

外人不知道的是,皇帝老爹早就告诫过他们每个人,互相争斗可以,使绊子、耍阴招,只要不影响朝局也可以。

但是,如果谁敢对兄弟下死手,除非他真的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否则,就准备好一命赔一命吧。

当年皇帝老爹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极为严肃,李彻和他的这些兄弟们没人会怀疑皇帝老爹的决心。

李显从小就将皇帝老爹奉若神明,别说皇帝老爹现在还没死,就算圣上龙驭宾天,李显也肯定不会做出违背他意愿的事。

......

因此,李彻敢肯定,一旦李显知道自己回京的消息,虽然有可能在路上设置重重阻碍,但肯定不敢要他的性命。

这才是他敢提出这个“疯狂”计划的根本原因。

不过这些却不能跟崔明说,檀王殿下只是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的长史,坚定道:“本王如此安排,自有我的道理。此事本王心意已决,长史就不要再劝了!”

看着李彻坚定的眼神,崔明幽幽叹了口气。

他早就知道,自己这位主君,跟他那皇帝老爹一样,平日里虽然温文尔雅,可一旦决定的什么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李彻既然已经做了决定,那么除非皇帝突然露面,下诏命他留在辽东,否则这一趟长安之行,他是去定了!

稍作沉吟,崔明躬身而拜:“既如此,臣请与我王同行,以为我王护卫。”

既然拦不住李彻,那就干脆跟他一起上路,大不了把这条命赔上,也算还了李氏父子二人看重他的恩情。

李彻本来是打算把崔明留在家里帮自己看着这一亩三分地,以防辽东在自己走后出现动乱。

不过看到崔明那副“你不带我走,你自己就别想走”的表情,李彻瞬间明白自己不可能劝动对方。

考虑到自己这次回长安可能并不会待太长时间,索性就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李彻从幕僚里选出几个信得过的人,将辽东的工作安排了一下,又准备了一番路上要用的东西,这便要正式上路了。

他虽然没有李阙那么大胆子,但如果真的因为此事而惹恼了皇帝老爹,被放逐塞外,去建立他自己的国家,对于李彻来说,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

......

......

有这个祖宗规矩在,除非李彻能直接从辽东飞回长安,否则,一旦他跨过辽河进入内地,将举步维艰,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放任他的队伍从自己的辖区经过。

“然而藩王不得擅离封地乃是历朝历代并行之规,若无陛下诏命,贸然回京,纵臣不言,一路上的文武官员也必不会让大王通过。”

这些年李彻之所以能如此用心经营辽东。

崔明呆愣地看着李彻,半晌无言。

他之前一直以为皇帝的脑洞大,却没想到,皇帝的这几个儿子,也特么不按常理出牌。

先是李阙,接着是李彻,别人趋之若鹜的皇位,对他们来说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从宗周确立分封制度以来,诸侯藩王不得擅离封地,就成了每一个朝代都遵循的传统。

宗周乃至两汉时期,一旦某人违背这个传统,就会被视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如今这个规矩虽然不再像当初那般严格,但地方官员还是不敢任由大王们满天下乱窜,除非对方像李治当年那样,提前得到皇帝的首肯。

太远的暂且不说,就说太宗皇帝和贤王,当年玄武门之变,就差点人脑子打出狗脑子。

可是到了今上这里,风向怎么变了?

这是尽孝之举,是天下人称赞的“善行”,李彻就不信,还会有人拦着他。

......

这让崔明多年建立起来的世界观都有些松动,心里生出一种幻灭感,一时有些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沉默半晌,崔明将纷乱的思绪甩到一边,继续劝谏道:“大王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下臣感佩之至。”

在此之前,皇位的更迭,哪一次不是伴随着血腥的杀戮?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