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科举之路》
科举之路

第 159 章

唐父他们需要守孝二十七个月,而唐林身为孙辈可以出孝了。

在唐林出孝的那月,朝廷就送了任命文书,嗯,吏部右侍郎的位置是没了,但是太孙少师、翰林学士的两个差遣依然在。

所以今天,唐林拜别了父母,带着伊娘小满他们、还有唐桦返回了上京府。虽然已经出孝,但是家人穿的极为朴素,日后的几月也是如此。

“三弟、林子, 爹他走的很安详, 也没受什么大罪, 前儿还好好的, 可第二天早人就不对了,当天上午就走了。”唐石跪在边说道。

唐王氏哭喊着,唐李氏她们也哭的情真意切,整个灵堂里都是哭声。

所有男丁披麻戴孝, 将唐大海下葬后,群人又回到了唐家, 唐家早已分家,没什么东西好分的。

年未见,唐林觉得各位大臣们老了许多,不过精神都还可以。

朝堂上有了几个眼生的人,唐林知道是去年提拔的大臣,不过政事堂还是那些人,没什么改变。

这两份差遣本来就是唐林做熟了的,所以并不需要多适应,唯的改变就是唐林在政事堂的时间变多了,以前是十有五六,现在是次次都在,御史台虽然提出过异议,却被泰安帝压下了。

泰安帝快六十九岁了,今年他的精力大不如前,所以很多事务他都分给了皇太孙,自己在后面坐阵。

唐林是他选中的执宰人选,是日后皇太孙的左膀右臂,这样的优待他担得。

八月的时候,齐尚书致仕了,次早朝的时候,他的状态不对,身子在颤抖,差点在朝堂上晕过去。

看了医官后,他自觉身体不济,所以递交了致仕文书。

三递三拒,最后次才同意,齐尚书正是致仕,不过他的加官依然在。

新任的户部尚书,就是唐林。

唐林到了户部后,同左右两位侍郎打了声招呼,跟户部的官员们见过面后,就回了自己的衙房,看户部的各项文书。

户部总管全国财政,下有四司(部),除了本司之外,另有度支、金部、仓部,除

此之外还有那几个市舶司也极为重要。

与吏部不同,户部事务繁多,左右两侍郎分管的不是两司,而是其它诸事,如:税赋、土贡、免役、义仓等事,这些事情最后由户部尚书确认。

唐林看到这些文书时,终于明白齐尚书那头的白发从何处而来,这个事务绝对是六部里面最多的,这日唐林就是在处理积攒下来的事务中度过的。

江侍郎在唐林回来时就有预感,但真的过来了,难免怅然。

他是户部左侍郎,理应是担任户部尚书的最佳人选,但还有个唐林,这个齐尚书最欣赏的后辈。

在门口看了会儿,他也要去处理自己的事情了。

下衙后,唐林先去官学接小满和小早,刚进家门,就见伊娘行色匆匆。

父子三人满脸疑惑,伊娘顾不得解释,只拉着三人出去。

上了马车,家人前往长留伯府,路上林伊娘神色不太好,说是她堂姐又病重了,这次来人说是真的不行了。

到了长留伯府,林伊娘去了内室,唐林三人则留在外面等候,起的还有林家长辈和几个大舅子,几人相对无言。

林俪娘的病已经折腾许久了,每次都说病重,感觉下秒就快去世了,可她硬生生熬过来。

如今这次,几人也都是这样以为的,结果没想到,这次她没熬过去。

两个孩子哭声震天,伊娘陪着祖母出来,几人安慰了几句,连夜回家了。

“兼之,我没想到她竟然真的走了,明明之前还在说孩子的事情……”

林伊娘有些伤感,又说:“兼之,你知道吗?刚刚,就在刚刚她还说要让小满和大娘见见,我没答话!”

“她这病已经许久了,虽然补药在吃,但也到了油尽灯枯之时,这也给我们提了醒,万不可拿自己的身子开玩笑。至于祝家大娘,你知道的,我并不认同表兄妹结亲,此事根由在我,不在你。”

唐林揽着伊娘,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对于林俪娘这个只见了几面的女子,他并没有多大感触,最多有些惋惜她英年早逝。

也对,只是这次大伯母怕是要怨我了,就连我娘走前也说将死之人,你糊弄糊弄也好。”

“这可不是糊弄,你信不信只要你答应,明儿就能传出我们家和长留伯府结亲的消息,就算你说这是宽慰你堂姐的话,旁人也不会信你。”

“要是婉婉真的难受,不若以她的名义做些善事,也算是给她积福。那两个孩子有困难了,我们也帮把,但是结亲是万万不能的,下次她们要是说你,你只管往我头上推。”唐林说道。

“结亲,谁要结亲啊?是小叔吗?”唐小早问道。

小满只盯着外面看,他已经快十岁了,倒是听出来了大概,但也不好跟小早说,什么表妹堂妹,他都不感兴趣,还不如读书有趣。

“是你小叔要结亲,不过这次不是说你小叔的事,而且爹娘也不同意。”林伊娘解释道。

唐小早似懂非懂,不过今天他知道有人走了,娘亲心情不好,所以也不再问东问西,只是靠着娘亲说说话,偶尔凑到哥哥身边看外面。

林俪娘出殡时,唐林他们自然也得过去,让两个小的磕了头,吃了些东西。

期间伊娘还拉着两个孩子说话,为的就是让长留伯府的人知道,这两个孩子的母家还有人在,其他林家人也都差不多。

祝炜如今四十多岁,不让他续娶是不可能的,不过对于将来续娶的夫人,林家也有定的话语权。

只希望,后面的夫人能善待前头的两个孩子,不对,是三个。

唐林看着户部的各项收支,其中有些特别模糊,虽然户部现在每年都有结余,而非年年赤字。但身为管钱的,看着这大笔的银钱出去,总归不舒服。

为此,唐林同户部侍郎还有几位郎中商量,想要规定出钱的文书样式,而且每笔银钱的单子都需要签好字归还给户部,然后存档。

几人商量来商量去,终于有了几个基本的样式。随后,唐林写奏章,将此事的利弊逐分析,虽然麻烦了点,但是至少以后账目能清晰明了些。

因为秋税马上就要运过来,唐林还特意去库房看了,金银库倒是还

行,里面空间极大,还能装许多,但是粮仓就不够大了,不对应该是不够多。

自从有了琉国稻之后,宁朝的粮食产量增加,所以各地都扩大了义仓,而上京府更不用说,直接又建了个,但是就算这样,几年下来,也快要装满了。

不得不说,将仓库填满,是每个户部尚书的梦想,唐林看到仓库满满当当的时候,也十分自豪。

之后唐林又找出堪舆图,盘算着各地的粮仓,这些在户部的堪舆图上都有标注。

每个府每个县都有该地的粮仓,但是宁朝还有最大的几个粮仓,这些粮食都是用作军饷发放给士兵的。

唐林稍微算了算,打算再增加几个大粮仓,同时粮仓内的粮食也需要统计整合,些陈粮也需要处理掉。

这两件事情不能混为谈,所以唐林写了两份奏章,交给吏房,再转呈给泰安帝。

泰安帝仔细看完后,将它们交给皇太孙,这两件事情都是于国有利的,他自然同意唐林去做,但是他也要考验皇太孙。

“皇祖父,唐尚书所言颇有道理,大宁如今的岁入有亿四千贯,但出去的也多,虽然我们把控极严,但是有文书在,又能给那些官吏套上层枷锁。”

“至于粮仓的事情,粮仓的确要好好看管,并且统计,只是为何要在这些地方建粮仓?”

“这些地方,虽然不是要地,是极易发生灾害之所,这个唐林啊!”

纪宇泽看着那几处地方,有些地方似乎有点印象,但有些地方却没什么印象。

泰安帝见状,从后面的个箱子里拿出张堪舆图,然后指着这些地方说:“太宁府同西域接壤,那边多风沙,所以沙暴极多;永熙府在宁河边上,你也知道宁河极易决堤;正光府极易有地龙翻身的灾祸;长庆府……”

“皇祖父这些你都记下来了?”纪宇泽问道。

“自然,怎能不记得,为君者最讨厌的就是这些天灾了,而且你瞧,不是只有我个记得,唐尚书不也记得吗?”泰安帝指着那封奏章。

“皇祖父,现在是三个,孙儿也记住了!”

泰安帝看着皇太孙,十分欣慰,或许这个孙子能让大宁的盛世延续。

拿到奏章,唐林便开始行动起来了,首先是给其余各部,这个样式参照表格,每行每列极为清楚。

与此同时,唐林还给了工部本材料价物表,上面写的是市场价,以后申请就按这个价钱来。

气的工部尚书直接跑到唐林地方,被唐林给劝回去了,这些价格都是外面的实价,如果以朝廷的名义大量购买,恐怕还能便宜不少。

而且户部也没有硬性规定定要按这个价钱来,稍微有些波动,户部还是接受的,当然他们也会派人去查。

王尚书看着唐林,良久无言,临走前丢下句:“齐尚书后继有人。”

现在朝堂上每个部门都在适应户部新出的申领钱财的文书样式,而且还不是种,调粮的种,用银的种,工部材料种,让各部好番手忙脚乱。

就连百官领取俸禄的样式都变了,将所有人折磨的够呛,而且这几份样式文书还传到了宁朝的所有官衙,以后官衙用银用粮都要先填份这个。

唐兼之,个在半月之间被宁朝所有官员熟知的男人!!

至于唐大海留下的东西,也都归了大房, 王丽娘倒是想说些什么,却被唐竹拉住了。

“林子,你爷爷走前, 心心念念的就是阿劼, 你可不能不管啊!”唐李氏说道。

唐林松了口气,这下,他就能安心守孝了,若是皇太孙不时时来信,那就更没什么事了!

泰安三十九年,六月。

而现在延和府路及其周边的河道水位皆有下降,如今在朝廷的支持下,延和府路还能勉强支撑,要是这月还未下雨,恐怕就要乱了。

唐林回到小河村的时候, 唐家已经片缟素了,唐大海还没出殡,唐林默默跪在唐大海的灵前。

“你又要作什么妖,阿劼的事情之前就说好了, 先考上秀才你再来说。”

不等唐林说,唐王氏直接驳回, 老头子死前她也在,哪有这些有的没的。

只是唐林也尽量让他们不沾鱼肉,不过牛奶和鸡蛋还是有的,不然受不住。

永泽府多雨,听着外面的雨声,唐林忧心忡忡。

到了七月中旬,延和府路终于下了场大雨,虽然还不能说旱灾过去了

,但也缓解了百姓的饮水需求,不然没饿死就得被渴死。

听他这么说,其余人也不再说什么,现在老爷子都没了,要是惹他不高兴了,下子不管了,那就不好了。

唐林在家里丁忧,丧葬的前后两个月都不能吃荤腥,不过这是对于唐明和唐林而言,小满和小早到没这么多要求。

皇太孙已经成亲,娶的是朝廷重臣的女儿,不过因为唐林在守孝,便没有参加,就连送礼也难,所以他并不知道这个皇太孙妃的具体情况。

身为外臣,他也不需要过多关注这些。

祖父去世,需守孝年,唐林在家看书,偶尔也担心延和府路的情况,虽然守孝,但是通信往来还是可以的,所以唐林的消息依然灵通。

现在已是七月,期间延和府路只下了场小雨,雨量小,时间短。

“我说过的,阿劼、阿释他们都样,只要能考上秀才, 我便推荐他们去学院读书。”唐林说道,这个阿释是唐兰的儿子,对于小辈他都是这个态度。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