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光绪之中华再起》
光绪之中华再起

第二十章 钦差大臣

“对了邹良,新建的那三个粮仓一定要管理好,特别是军营外的两个粮仓,没有军队保护,要多派人巡视。”吴鹏又提醒道,他在美国花一万多英镑买了五千吨粮食,已经运了回来,吴鹏建了三个粮仓,一个在军营内,另外两个建在郊外。同时吴鹏又加买了五千吨,这东西多买了没坏处,不算浪费,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陛下放心吧!我知道粮食的重要性!”邹良道。

会议开完了,其它人都走了,李恩富、邹良与刘家照留了下来。“陛下,是不是京城传来了消息?”李恩富问道。

“皇上,水泥厂已经开始开始投产了,前期预计年产水泥三万吨,目前工人正在培训阶段。”这是吴鹏新任的水泥厂厂长,也是刘家照从京城招来的人才,刘家照对于政治没有李恩富那么敏感,也不太感兴趣,但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

“三万吨,太少了!连条路都铺不长!”吴鹏眉头一皱道。

“皇上,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后期产量肯定会上去,而且我们以后可以扩大规模呀!”李恩富道。

“没错!你猜对了,太后说朕身边有佞臣,张之万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你!”吴鹏笑笑道,“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不会回去,当然也不能让你回去!”

“谢陛下!”邹良躬身一礼道,邹良早就想到了,一旦慈禧知道了吴鹏在盛京的所作所为,她最恨的应该不是皇上而是他。

“皇上,您不回去,那太后万一派军队前来当如何是好!”邹良随后又问道。

“呵呵……邹将军多想了,我认为一年之内太后不会这么作,皇上来盛京试政以两年为限,两年还没到太后没有理由这么作呀!”李恩富笑道,心中一点也没有紧张感。

“理由总会找到的,皇上一年后肯定仍然不会回朝,太后岂不是还会派人来!”刘家照道。

“没错,理由总能找到的,无非就是‘清君侧’之类的理由,而太后最好的理由恐怕就是‘皇上被佞臣劫持’了,当然那个佞臣指的肯定就是邹将军你了!”李恩富指了指邹良又道“即使如此,仍然不可大张旗鼓,军队数量也不会太多,最有可能的就是庆裕都将军所部了,不过依我之见,庆都将军的态度倒是很值得商榷,若说皇上近一年来的所做所为他一点也不知道,似乎说不过去,但他却并没有向朝廷禀报,难道这其中不值得思考吗”

“恩富分析的极是,而且非常的到位,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把各个工厂建设好!”

※※※※※※※※※※※※※※※※※※※※※※※

“微臣张之万参见皇上,吾皇万岁……”鞍山皇宫内,张之万跪在地上叩拜道,果然不出吴鹏所料,过了一个月后张之万才到太鞍山,本来张之万是去盛京的,但没有找到吴鹏,只好又亲自跑到鞍山来了。

“张尚书快快请起!”吴鹏亲自把张这万扶了起来。

“让张尚书亲自来到鞍山朕心有不忍呀!尚书鞍马劳顿,不如先去歇息一下吧!”吴鹏一脸的歉意道。

“皇上,微臣不累,臣是来传达太后懿旨的,太后思念皇上,想让皇上早日回京”张之万道。

“朕也思念太后呀!但朕现在不能回去,朕在太后面前保证治理盛京两年,现在连一年半都不到朕怎么能回京呢!到时候朕在百官面前岂不是很没面子。”吴鹏敷衍道。

“皇上,臣听说皇上在鞍山办洋务,而且也亲眼看到了几家工厂,不知皇上办的是什么洋务!”张之万也不再规劝吴鹏,而是问起了洋务问题。

“朕建了一座水泥厂、卷烟厂、橡胶厂还有一个铅笔厂,张大人,这就是卷烟厂刚刚生产的!”吴鹏说着拿起一盒烟来,这是卷烟厂刚刚投产的香烟,吴鹏把它递给张之万。

张之万接过烟,仔细地看了看,这个年代卷烟已经不稀奇了。

“敢问皇上哪来的这么多银子办洋务呢!”

****************************************************************

(如果书友觉得本书写的还可以,投朵鲜花吧!)

“炼钢厂预计在两个月内建成,铁矿石及煤矿的开采与运输都整个过程都已经完成,工人正在培训期。”钢铁厂厂长又站起来道。

“卷烟厂……”

“摆摊可以,但要在规定的地方,而且注意不要胡乱建筑,还要新成立一个民政部,专门管理这些事情,恩富一会儿我给你一份材料,你看后负责组建一个民政部,部长你也要特色一个!”吴鹏又对李恩富道。

“是陛下!”

“在工人的征集中可遇到什么情况没有!”吴鹏又问道。

会议室里坐着十几个人,分坐于条桌两侧,吴鹏则坐于正前方。

总体上这个月和项工程有条不紊地朝廷着,整个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动,这期间外国随设备而来的技术人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皇上,我想利用外国技术人员在我国一年驻留期间办一个学校,专门培养技术人才的学校!”刘家照提议道。

“第三种教育就是你刚才所说的职业教育,专门学习各种职业技能,在职业学校毕业要发毕业证书,对于专业技术要设立技术等级,同时颁发技术等级证书,在职业学校拿到证书的工人上岗的工资可比普通工人提高一些,具体多少可以与新组建的工业部商量……”刘家照这么一提,吴鹏想到很多,借机就都说出来了。

“基本没有,现在各工厂产量小,从盛京迁来了一部分,在当地也召了一部分工人,现阶段是没有问题,只怕以后各个工厂扩大规模,新工厂的开工会遇到工人短缺的困难。”李恩富答道,现在他的工作有点像一国总理的味道。

“这个问题不用担心,人口会有的,中国别的都缺,就是不缺人!”吴鹏自信地道。

“陛下,现在鞍山已经颇有规模了,有很多附近的人前来摆摊卖东西,怎么办!”说话的是邹良,他已经完全投靠吴鹏了,吴鹏还让他带他那一千人,不过已经把那一千人编为民兵,同时邹良也有了一个新的职务:警察及民兵总署署长。邹良本来也想入军营,同时把这一千人给整编了,但这一千人年龄都超过了吴鹏的规定,而且作了多年的清兵,兵痞性强,吴鹏怕带坏了整个军队,所以只能把他们作为民兵。

“一种是基础教育,就是从小开始培养,从小学一直到大学,这种叫做基础教育。”

“第二种叫做速成教育,专门培养那些错过了基础教育的成年人,这种学校可以以夜校的形式存在,我们不是实行七天周末制吗?以后也可以利用周末开课!”

吴鹏点点头,“太后发怒了,派了个钦差大臣来让我早日回朝,钦差大臣是张之万,不过以朝廷的速度,他怕还有月余才能到吧!”这些消息都是吴鹏派人回京在奕譞听说的,奕譞虽然胆小,但皇帝既然已经把事情做了,他也就不再顾忌什么了,皇帝一旦真的回京了,那面临的或是永久监禁,或是被废,奕譞可不想自己的儿子以后会这样,所以毫不犹豫的把消息全都给了吴鹏。

“皇上……太后是不是……”邹良在旁边脸色很难看。

“皇上英明,属下只是这么一说,皇上竟然转眼间想的这么周到!”刘家照大为惊叹道。

“家照现在说话也越来越圆滑了……如果你不提,我也不能一下子想到这么多!”吴鹏笑道。

“很好!而且这样的学校不仅仅是外国技术人员驻留期间存在,而是应该长久在存在下去,家照,以后我们要办三种教育”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