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在大观园的日子》
我在大观园的日子

第120章 八公

宝玉这段时间监视他的人已然不见了,像突然消失一般。

宝玉带着雅儿朝北静王府而。

来到北静王府,只见管家出来将他引到里面,穿过几个亭廊,来到那个时常见面的偏僻小阁楼花园。

一路上宝玉心里在琢磨,皇上已经开始有所动作了,前段时间宁荣二府只是一个引子,这次要动真格了。

宝玉心里琢磨着,所谓的八公指的是镇国公牛清、理国公柳彪、齐国公陈翼、治国公马魁、修国公侯晓明,缮国公石万,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这些都是跟随太祖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卓越功臣。

通过调查,镇国公之孙牛继宗,现世袭一等伯,理国公之孙柳芳,现世袭一等子,治国公之孙马尚现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齐国公之孙陈瑞文现世袭三品威镇将军,修国公之孙候孝康,现世袭一等子,缮国公之孙石光珠,现世袭一等子。

“无须多礼,我们坐下来说。”永鼎道。

宝玉道:“我也正准备见你们,如今朝中八公已经被皇上关注了,八公正在四处活动,他们在朝中的势力也在蠢蠢欲动。”

北静王道:“我们也正是为此事找你来商量,这部分力量不容小视,我们是该接纳还是拒绝。”

永鼎道:“正是,已经有很多人间接的传达了这部分消息给我,大皇子已经开始拉拢部分人了。”

宝玉道:“此事是皇上已经决定要做的事,谁也阻挡不了的。皇上的最终目的是瓦解八公的势力,为新皇的登基铺平道路,也是为了朝廷皇权交接的最终平稳过渡。我们不能去阻止,部分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我可以将他们的部分势力为我们所用,虽不能保他们这些人的富贵,但可以荫及他们子孙,也算帮了他们。”

“你这种想法很好,我看这样做,我们支持皇上的做法,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可以给他们留些后路,至于他们在朝中的势力可以拉拢过来,为我所用。”永鼎道。

北静王道:“此法甚好,既不违背皇上的本意,又合理利用了这部分势力,还给了别人一个人情。”

宝玉道:“两位王爷都是聪明之人,此事还是乘早,八公这部分势力早就蠢蠢欲动。”

三人又将具体的八公势力分析了一遍,最后选择性的确定几家,镇国府、齐国府等被列为首选。

一番讨论之后,平西王有事先行离开。

宝玉正准备走,北静王拉着道:“上次王妃见到你就说过,你以后再来一定要留下来吃个家常饭在走。”

宝玉只好随着北静王留下来吃饭在离开。

不一会儿,只见北静王妃就衣着华丽,光彩照人的出来了。

“拜见王妃!”宝玉道。

王妃赶紧客气的笑着回礼道:“贾大人客气了,欢迎来王府。”

很快午饭就摆开了,十分的丰盛。

王妃道:“贾大人和王爷如此好,情趣相投,真是羡慕。”

宝玉笑道:“那是王爷为人随和,人缘好,下面才有那么多愿意追随的人。”

北静王道:“贾大人太抬举我了,我爱才,你有才,才会在一起。”

王妃笑道:“你们二人昔昔相惜,定会干出一番大事来。”

三人在一起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

饭毕,北静王亲自送宝玉到门口,宝玉跟雅儿一同回荣府。

回到荣府,宝玉回到荣庆堂给贾母请安,贾母仍然是一脸慈祥的看着他。

“刚又出去见北静王去了。”贾母笑道。

宝玉道:“我去见了平西王和北静王,王府的北静王妃还非留着吃了个饭。”

贾母笑道:“这样很好,在外面要多交几个朋友,对于以后的仕途大有帮助,一个人力量是有限的,要培养自己的人,你祖父当年就是朋友多,上边一帮强有力的好朋友,下边一帮对他惟命是从的忠实下属,这才成就他。”

宝玉道:“老祖宗,我记下了,我一定按照你说的做。”

“你也去吧!好不容易休息,找她们玩去,搁我这里闷的慌。”贾母笑道。

宝玉这才向怡红院走去。

目前看这八公,混的稍微好点的就是镇国公之孙,其次理国公之孙、修国公之孙、缮国公之孙,其他都逐渐没落了,一代不如一代。

如今首当其冲的就是镇国公等排前面的人,皇上不会手软,这八公的后人及其党羽遍布朝野,拥有着很大的势力,若不铲除,对新皇是个很大的隐患。

两人走后,宝玉正欲想办法联系平西王。

北静王就派人来请宝玉过去一叙。

宝玉道:“此事我们会尽力帮忙,我已经传信给平西王,如今都是用人之际,当会安排,但最后能否保住难说。”

宝玉离开荣禧堂,朝怡红院走去。

皇上朝中点名以后,朝中官员动荡,很多朝中重臣都是八公的势力,无不诚惶诚恐,都怕惹祸上身。

八公的人也在积极地奔走活动,以前八公抱团,如今也是乱成一团,自顾不暇了。

没有过多久,牛继宗及陈瑞文又来到荣府,这次直接见宝玉。

牛继宗及陈瑞文齐声道:“那就有劳贾大人从中斡旋了,大恩定有重谢。”

宝玉道:“大家客气了,都是世交,能帮忙都会帮忙的。”

三人又客套一番就离去了,这次两人给荣府送了不少的好处。

荣国府虽然与镇国府来往甚密,但如今交往也慢慢变淡,都是一些表面上的交往。

荣府后人中,还有一个宝玉出头,镇国府则没有一个成器的子孙。

进到里面,只见北静王及平西王都在等着他。

“拜见平西王、北静王!”宝玉道。

“贾大人,如今我们镇国府在朝中还有一些势力,若你可以从中周旋一二,我愿意效忠平西王。”牛继宗道。

陈瑞文道:“只要能保住,我们齐国府也愿意效忠平西王。”

镇国公的子孙也与宁荣二府相似,都贪图享乐,荒淫无度,穷尽奢华,早已经是空架子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