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张献忠传奇》
张献忠传奇

104 大军未动,侦查先行

张献忠边听,心里就边在想,这个驻屯军营,距南阳城有三十里远,距溧河集镇也有七八里,这就很好解决了!

南阳府衙的位置,在南阳城北面一点儿的中心大街上,座北向南,有一般县衙两三个那么大。城里除了府衙,还有一个千户所的戍军,戍军虽然是军队序列,归行省都司管辖,但必要时也受府衙节制,算是地方性军种吧。南阳城是府衙所在地,城大,自然林子就大,城里有两家武馆,三家镖行,七家赌馆,五家青楼,一个商业同仁会,其他大小酒楼、餐馆、茶馆、书院、学堂、私塾、医馆、药堂、作坊、烧坊、各类店铺、古玩字画铺、金银珠宝店、车马店、掌马铺等等等等,那是不计其数,即便陕西、山西和河南西北部的灾荒那么严重,这个南阳府,也还基本上保持了车水马龙,虽然谈不上非凡,却也热闹,可算是一方福地。

但表面上的繁荣,并不代表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正因为有绝大多数百姓的贫穷,才可能有少数人的暴富。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单说去拿下南阳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大营,第八营在前,第五、第六、第七大营在后,四个大营近六万人,一路急行军,晓行夜宿,朝南阳而去。沿途要是遇到里正富恶和山匪流氓,顺便就灭了,并且把所缴钱粮分发给百姓,但这些都是顺手牵羊的小事情,所以路途耽误并不多,在第五天上,大军就到了离南阳三四十里远的潦河乡。

不消说,大军一到,在潦河的所有人都不知何事的情况下,就围住了潦河集镇,三下五除二,把镇上的里长族长大户,就干脆利落地杀了满门,把钱粮分给百姓,分发钱粮食时,就顺便做宣传和叮嘱保密,然后,四个大营围着集镇扎下营帐,在四面放出明哨暗哨封锁消息,暂扣行人。

然后,四个大营商定,由第八营主打侦查,第五、第六、第七大营也派些探子,分别跟着第八营的各组探子,见习化妆侦查。

唯有让徐之麟徐大人有些遗憾的,就是他这么多儿子,竟没有一个能考个什么举人进士的,更别说探花了,全都不是读书的料!于是就送去学武,不仅强身健体,更能保护家业,更能震慑刁民!所以,徐大人的四个儿子,个个都会铁砂掌和霸王拳,三个女儿都会形意拳和柳叶刀,而能做徐家女婿的,也都是练家子,而且还分别是二指禅、天蚕腿和虎扑掌高手,就连最小的女婿,也是学足了十层虎扑功的!徐大人家,简直就是武林一家子啊!

正因为全家都是武功高手,徐之麟当知府这三十几年来,先是让学成了武功的大儿子顶替过世的老爹,打理乡下农庄,管理佃户。

老二学成后,就精心设计,让城里生意最好的信德镖行的余信德余老镖头暴病而亡,徐大人猫哭耗子一番后,以安抚余家人为由,低价把信德镖行买了过来,仍然以信德镖行的名义走镖,他家开了镖行,那两家镖行的生意,不消说就要缩一些水了。

老三学成后,徐之麟就把老三弄到府衙门里,取代了原来的捕头。

老四学成后,徐之麟就用买镖行的方式,又把城里面他家前三个儿子学武功的镇南武馆,给盘了过来,原因是,原馆主林南帧因年岁大了醉酒而亡,而少馆主林正轩,却因外出不慎坠水身亡了。不过,徐家接手镇南武馆后,另两家武馆招徒生意反而还好了一些!当然,别高兴太早,后面还有坐地收钱的商业同仁会呢!

徐之麟的儿女顺序,也真是绝了,前四个都是儿子,后三个都是女儿,年龄一般相差一岁多到两岁。老五自然就是女儿了,武功学成后,又招进了女婿,徐之麟就把女儿女婿弄到府衙里,女儿当顶掉了原来的主簿,女婿替下了原来的师爷!这一下子,府衙门差就不多成了他徐家人开的了!要是徐之麟有权力任免同知,没准还要把他的家人弄来顶替同知呢!

老六学成武功并招婿后,徐之麟就特为老六开了一个“南阳商业同仁会”,招募了三十个所谓的伙计,其实都是功夫最不济也会掏心拳、黑砂掌的练家子,可想而知,他们是干啥行当的了。

自古道,树大招风,宅大招贼,徐之麟就把老七两口子留在了家里,一来打理家庭账目,二来负责家宅安全,同时教授家丁们学拳脚功夫。

徐之麟的这一堆儿女,在前后十来年里,各干一行,形成了南阳最大、最霸道的家庭势力!算起来,老六两口子执掌南阳商业同仁会,都有十余年了!想想吧,单是这十多年,徐家就该有多发财了!何况这之前,他可能清廉吗?

不过,徐之麟本人也是很欣慰的,自己为官一生,虽说级别有点儿低,但好歹能管一帮县官,也算一方土皇帝了,既儿孙满堂,又富可敌国,人生一世,也该知足了。他还正盘算着,到了冬季,好好做一个盛大生日,又能发一笔不错的财呢!

城里的七家赌馆,五家青楼,二十多家为富不仁的恶霸富豪,不消说是该满门抄斩的,但另外两家武馆和另外两家镖行,却是徐家的受害者,是保护的对象。

城里的戍军,军营占了一个废弃的戏院子,以及戏院子旁边的一大片地盘,就在西半城里面,离城墙都不远了。这一个千户所戍军,与其他地方的戍军大同小异,也是将士关系有如仇敌,不同的是,千户所里面的总兵、副将、参将,都是蛇鼠一窝的,副将和参将武功平平,全靠在总兵面前阿臾奉承,溜须拍马,在下属面前不可一世,总兵也能给他们一口剩羹喝喝,所以从百户所以下的将士们,无不把千户所里面的几个大小头目恨出了狗油。

副将和参将之所以爱阿臾奉承、溜须拍马,因为他们不仅人格不全,还武功平平。可是,这个指挥使,也就是这个总兵龚世宗,年龄也不大,刚过五十,会一身足十层的四象功,还会伏龙刀,步战马战,都是上乘功夫,与知府徐之麟,可有得一比,所以,徐之麟时不时也要给龚世宗一些好处,而龚世宗再贪财,也只能喝兵血,不敢动徐之麟的财路。

当探子们汇报完后,几个绘制地图的文算师,就把探子们叫到隔壁帐篷校对地图去了,张献忠就和将领们商量起行动方案来……

派出探子后,因一来等消息,二来一连快速走了几天路,在休息的这两天里,四个大营中午都大摆酒宴,犒劳将士。

休息的这两天里,区区一个乡镇,竟然也来了一百多青壮年,到就近的各营报名参军!没有体验过食不果腹日子的人,能够体会到争相去“当兵吃粮”的滋味儿吗?

所以,在这个南阳驻屯军营里,官兵关系不仅仅是离心离德,军官们还恨不得吃熊耀辉的肉,寝熊耀辉的皮呢

听了南阳驻屯军的情况,这些大营将领们,都预感到,这次我义军又要增加一大批训练有素的新兵了!

熊耀辉年未到五十,还正当年,会金刚功,属于明将中武功偏高的一类,但他读书不多,要是再少读点儿书,说他是大老粗总兵,就不算冤枉他了。也许正因为读书不多吧,他不是土匪出身,却更像出身自山大王的将领,说话直爽,不关后门,言谈粗鲁,还为人粗暴,弄得他的下属,莫不在他面前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

义军这一次扫清豫西南地区基层政权的行动,其他的各路大营,人数最少的大营也有十二个大队,六七千人,一个最小的大营,人数都比明军的一个卫所还多,多的大营,则是一万多人,而且各营都是高手如云,这样的力量,去对付一个县城和一个县的若干乡里恶霸和山匪,全部都是石碾压鸡蛋之势,就算哪一路遇到了硬壳儿鸡蛋,多压几下也就压碎了,这里就按下不表了。

三天后,探子们相约回来了,都来到了第八营的中军帐。

张献忠吩咐,几十个探子先在他帐中休息吃茶,他派出传令兵,去把其他三个大营的主副将领请过来,一起听取探子汇报,并吩咐多备几套笔砚,好分别绘制不同目标的地形图。

这个南阳府,还真驻扎了一个卫所的驻屯军,军营设在南阳城南约三十里远的溧河乡境内,距溧河集镇有七八里远。

正因为熊耀辉粗鲁粗暴,啥事儿又总是挂在脸上,全卫所的高级将领中,他只对他的副将熊大憨和参将鲁从军和颜悦色,还恩惠有加,就连他卫所中的其他副将参将,他都不会给一个好脸色。手下的五个千户所总兵,也只有第一千户所总兵熊知晓很受他的惠泽,因为这种泾渭分明的待人态度,他这个卫所的内部,也是分崩离析的。

态度和言语上区别对待,这也没多大事儿,官大一级压死人嘛,长官对下属粗暴,下属也会有自知之明,虽然态度上有亲疏,也属可忍。但是,这个熊耀辉,更是个贪财无底线的财迷。要是做地方官,当然财路就多,财源就广,可是做军官,就贪无可贪了,要说财路,就只有吃军士的月饷、口粮和吃名额空头饷这两项了,即所谓的喝兵血,吃兵肉。军中其他没有可贪,人数虽有几大千,但与地方官相比,还远不如一个里正手头管辖的百姓多,所以,剋扣军饷军粮的指甲稍微抠得深一点儿,军士们就得饿肚子,没钱用了!

剋扣士兵,远远不能满足熊耀辉的欲壑,所以连千户所的正副指挥使、卫所的副将和参将,都要被他吃掉一截!就是说,这个南阳卫所,除了熊大憨、鲁从军和熊知晓三人能幸免被剋扣,全卫所的大小军官,无不被剋扣!军官们虽然没有士兵们被剋扣得那么厉害,但这一被剋扣,也就城了穷军官了,自然而然,军官就真正和士兵们打成一片了,官兵还真就成了同命鸟了啊!

这个南阳,虽然不像陕西、山西那样靠近边关,属于内地,但到底是河南的西南部临近湖北和陕西的边界重镇,王自用派了包括第八营在内的四个大营来拿下南阳,考虑还是很周全的,王自用的想法是,手里有的是兵力可用,宁可多派兵去,也不让自己的部队因兵力不能形成压倒优势,而打成吃力仗。根据探得的情况看来,王自用还真是未雨绸缪啊。

先看南阳城,府衙所在地,城池比那些大的县城都还大多了,而且城墙也比县城的城墙要高三尺,护城河也要比一般县城的护城河宽三尺、深三尺,真正是城高池深!

南阳府的知府,是个老官油子,据说今年下年,就要做六十大寿了。这人叫徐之麟,身材高大而不臃肿,一副老学究的斯文样儿,但又颇有气质,一看就是当大官的派头!他是个货真价实的文武全才,文能题字吟诗,武会日月剑,还练有金钟罩!别看知府的官品只在知县之上不多点儿,但知府不仅有县令一样实权的南阳本县辖区,而且南阳府各县的县令,都归知府管,虽然不能像直接吃掉南阳本县的各样好处那样通吃其他各县,但其他个各县的知县,却要给知府上贡,否则你能在本县吃得放心,不会撑着吗?所以才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呢!

这个徐之麟,没准真是祖坟冒了青烟,他不仅官至从四品知府,还子嗣昌盛,家有三妻六妾,膝下有四儿三女,乡下有良田九百余亩,号称良田千亩,修有徐家大院,也就是乡下农庄,城里有特大四进大豪宅,四个儿子和儿媳、儿子的小妾,以及孙子,三个女儿和女婿外孙,全都住在徐府里面,而他的老妈,年近九十了,竟然还键在,真正的“儿孙满堂,四世同堂”!

这个卫所的官军,没任务时,就在南阳驻屯,有任务时,就由都司或兵部调动,南阳府管不着这个卫所,也总是剋扣地方官府应该给驻屯军的那部分补贴,所以卫所与府衙,是明合暗不合,长年打肚皮官司,还互不买账。

明军当中,像红柳沟甘凌那样的将领,不能说很少很少,那也早就不多了。南阳卫所的指挥使,也就是卫所总兵,叫熊耀辉,据他自己说,他是熊文灿的远房堂弟。是还是不是,这不重要,不过,这个熊总兵,开口说话冒四川音,这倒是实在的。

第五营的主将梁二魁,第六营主将严锡命,第七营主将王国麟,带着他们的副手,来到了第八营的中军大帐,和张献忠、谭青杨和申老镖头等人见过礼后,随便坐下,杂役立即给将领们奉上茶,顺便又给探子们添上开水,然后,大家就静听各路探子的负责人依次汇报此次去南阳探得的情况。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