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古往今来最硬气的债主

难道拿下那个小小的岛国日本,要比在大明境内推行摊役入亩,让所有大明百姓都从此远离徭役之苦,还要重要?

除非……

刘伯温的心中,终于第一次升起明悟。

并没听说有什么地方叛乱之类的。

那么皇帝还需求什么?

蓦地,刘伯温联想到这位皇帝的出身。

刘伯温的眼眸中,闪出一片骇然。

日本国,距离应天府,数千里之遥!

陛下南征北战,却也从未踏足异国领土,又怎么能算出,攻打日本,能打出钱来?

这不可能啊!

难道说,陛下才是那个真正能算准过去未来的神人?

但是,来不及再细细思索了!

皇上还等着呢。

这已经是刘伯温能想到的,最接近的答案,哪怕又猜错了,总也比不说话保持尴尬的好。

于是,刘伯温再次小心翼翼,试探着说道:“老臣猜测,陛下出征日本,是要解决朝廷缺钱的问题?”

说实话,这个结论很荒谬。

凭什么啊!

哪怕是不懂军事的老百姓,也都知道打仗是花钱的事情,还不是一般的烧钱!

现在,又是造船又是训练,远赴重洋登陆作战,花费恐怕不比之前横扫北元要少。

那就更缺钱了啊!

说得诛心一点,这都有穷兵黩武的嫌疑了。

怎么能赚钱呢!

陛下你从哪听说,那日本国莫非是遍地白银黄金?

“哈哈!好!”朱元璋却忽然展露笑容,把刘伯温吓了一跳。

只见这位皇帝陛下,满脸笑容,盯着刘伯温的眼睛,正色道:“刘爱卿果然是当世诸葛!你是说,攻打日本,能找到金山银矿,为我大明贡献巨量白银?”

呃!

我多会儿说了?

刘伯温都快哭出来了,暗想着这到底是何方狂徒,在陛下面前进献谗言,让陛下相信遥远的日本国有什么金山银矿。

这是欺君之罪啊!

但偏偏……好像陛下还真的信了!

君要臣信,臣不得不信。

刘伯温虽然六十岁了,但也还没活够,自然不能在这个时候乱了皇帝的兴头,只得硬着头皮顺着皇帝的意思说道:“臣……就是这个意思!那日本国虽然孤悬海外、地域狭小,但说不定……就是我大明的宝地,能挖出银矿来也说不定……”

好!

朱元璋愈发满意,这让刘伯温松了口气,知道自己是把准了皇帝的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虽然这道路尽头是什么,完全看不清楚。

“那,刘爱卿你说,朕该不该攻打日本?”

“该!”

“刘爱卿睿智!可是攻打日本所需的大船,即便工部已经再三简化,仍然要耗费巨量银钱,该当如何?”

“这……”

“刘爱卿!倘若攻打日本能够发现银矿,所耗费的银钱就能十倍百倍地还回来!那么不管这个钱是谁拿的,朕自然不会亏待,你说对么?”

“啊,陛下仁厚,这个是自然的……”

“刘爱卿,朕听闻……爱卿家中,也是颇有几分余财?”

终于,朱元璋图穷匕见,把天窗打开,让刘伯温的心中,终于也是一片雪亮。

懂了!

要是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刘伯温还不懂的话,他哪还配称作是当世诸葛!

只是,他万万也没想到!

这次夤夜召见,七弯八绕,到头来……皇帝陛下的意思,竟然是要跟臣子要钱的?

这这这!

夭寿啊!

到底是谁给皇帝出的这么一个馊主意!

您可是九五至尊啊,贵为天子,奄有四海,怎么能……看上我们家里那点散碎银两……

当然,人家皇帝说了。

这个钱不白拿,待打下了日本,找到了银矿,要加倍还回来的!

可是……

银矿搁哪呢?

日前朝堂上提到日本,刘伯温凭借博闻强记,说了前元远征军两次铩羽的事情。

之后散朝,刘伯温当然立刻去查询了所有有关日本国的资料。

了解倒是更多了。

但其中绝没有任何关于日本盛产银矿的事情啊!

事实上,如果真有银矿,那么前元攻打就不止两次,甚至历朝历代的中华君主,只要知道这个消息,日本国还能活到今天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皇帝陛下又凭什么言之凿凿,断定日本有银矿?

好家伙!

都说我刘伯温神机妙算,但我也不敢算得这么笃定啊!

找到银矿,我的钱还能回来。

找不到呢?

血本无归!

你总不能成天跑到皇帝跟前要账吧?

这可是古往今来最硬气的债主了!

所以,拒绝?

快别幼稚了!

现在他只是跟你要钱,但你如果拒绝,他绝对不介意立刻变成要命!

陛下啊!

您……

此时此刻,刘伯温脑子里嗡嗡的,反复盘旋的只有一个念头:

陛下,果然是乞丐出身……

现在朝廷缺钱了,您怎么还用上了当年讨饭的法子呢!

他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今天被陛下召见进宫了。

他刘伯温,就是这次皇帝陛下打算讨饭,用的那个破碗!

纯纯工具人啊!

虽然那时候他还没跟随朱元璋,但总也听人说过那段悲惨的故事。

全家饿死在眼前!

而攻打日本,毫无疑问是个大大耗费钱财的事情,但陛下竟然将它的优先级,列在其他所有朝廷大事之上!

这就很没有道理!

还有!

天下,已经是太平的啊!

后来,为了填饱肚子,当过乞丐,做过和尚,之后才加入起义军,一路走到今天。

这样的经历,一定是给这位皇帝留下了终身也难以磨灭的惨痛记忆。

刘伯温脑筋飞转,再次迅速联想到,之前陛下几次召见户部尚书杨思义,以棋盘摆米为契机,先是悍然叫停了已经即将落实的藩王分封制度,宁可让自己子孙后代都不享受供奉,也要让大明的江山长治久安。

造船、打仗、县学、廪米……

似乎最近这一两年间,陛下要做的所有大事,全都卡在银钱上,而迟迟无法推进。

陛下最在意的,应该就是钱的问题!

现在天下大明,都是他的子民!

有点明白了!

除非攻打日本这件事,不是为了花钱,而是为了赚钱!

但!怎么可能?

后来,杨思义殚精竭虑,搞出了一个摊役入亩,曾经让陛下龙颜大悦!

然而,摊役入亩的事情,却受阻于朝廷的白银储备不够,无法建立足够庞大的平准库,也就无法将摊役入亩真正推行下去。

现在他登临大宝,南面称尊,自然不希望自己一手缔造的王朝,也出现那样悲惨的画面。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