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红楼道爷》
红楼道爷

第323章 局势

“瓦刺与鞑靼是世敌,没有想到他们也会合作!”李蔷摇头说道。

事实上瓦刺与鞑靼的联合,与李蔷有着很大的关系。

李蔷上一次的演武,将邻国都吓坏了。

这天早朝,李蔷身穿龙袍听着下方的汇报。

如今朝中对他这个太子有褒有贬,象内阁对他就非常满意,他放了极大的权力给内阁,让内阁的地位并没有因为他而下降。

对李蔷不满的地方,还是他对于朝政的懈怠。

不管是为了鞑靼部,还是为了重振鞑靼神山的威名,鞑靼神山都要对大乾展开报复。

可问题在于,鞑靼部由于之前的大败,族中战力损失惨重。

鞑靼部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恢复,这个时间至少也要十余年,是下一代人成长的时间。

但真要再过上十余年时间,鞑靼部担心大乾到那时会彻底坐大,到时就不是鞑靼部报复大乾了,而是大乾灭了鞑靼部。

故而由鞑靼神山出面,花费一些代价与瓦刺一方的尊者达成了协议,才有了这一次鞑靼与瓦刺联合之事。

“殿下,鞑靼与瓦刺选择的时间,正是秋收之前,怕是想抢我大乾的粮食!”田大学士出列说道。

“如今大乾兵强马壮,倒是不用担心鞑靼与瓦刺之危,本宫会让火炮军出动,前往边镇驻守!”李蔷淡淡的说道。

他说出这句话,让殿中由于战争将起的紧张消失了大半。

一支由五百名五转悍将组成的军队,一支拥有两百五十门佛郎机火炮,可以做到边移动边炮击的军队,这样的军队虽只有五百人,但其战力可轻易破十万大军。

“最近火炮军军械司研究生产的新式火炮正要实验,派两卫京营带着一批新式火炮也到边镇去!”李蔷接着说道。

他在军事上有着绝对的权力,相对于政务上的放权,军事上他是说一不二的。

对于这一点,整個朝堂之上不会产生半点异议。

因为他不但是代理朝政的太子,更是大乾第一名将,整个大乾军队都听从他的指挥。

朝堂的官员们还听闻过一个传闻,那就是大乾新晋的悍将,全都是太子李蔷的弟子。

关于这个传闻,军方并没有任何反驳,更显得这个传闻的真实性。

而与这些新晋悍将打过交道,又对将门炼体之术有所了解之人,则是更清楚传闻是真实的。

因为新晋悍将们学习的将门炼体之术,被认出正是贾家的‘贾氏百转精炼术’。

谁不知道太子李蔷出身于贾家,少年时所学习的将门炼体之术正是‘贾氏百转精炼术’。

这门‘贾氏百转精炼术’在贾家本家都已失了传承,并随着贾家被抄,贾家彻底败落,‘贾氏百转精炼术’也与贾氏没有了关系。

“殿下,可要征召军队准备反攻鞑靼部?”包尚书躬身问道。

边上的将军们一个个眼睛发光,他们都在想着打入鞑靼部。

只要火炮军破开鞑靼与瓦刺大军,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就是追击敌人,这可是顺手的功劳。

但想要反攻鞑靼部,就需要事先调动大量的战备资源,否则深入草原缺少补给可是兵家大忌。

“此次只需要击退鞑靼与瓦刺联军即可!”李蔷却是摇头说道。

他有着自己的想法,此刻的大乾,正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

一旦吃透了蒸汽机的应用,那么大乾的生产力就会极大的爆发。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火炮军军械式的产量有限,虽然有计划要增大产量,但一些原料还需要在大乾找寻开发。

以前大乾虽也有火药的制作,可那时的火药制作在数量上相对较少。

真正要以火炮为主的战争,对于火药的消耗会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量,远不是大乾如今的产能可以支撑的。

至于说派出大军强行进入鞑靼部,用传统武力灭掉鞑靼部。

有着更方便更安全的方式,只是等上数年时间,李蔷可不准备用大乾军士的人命去填。

对于大乾军士,他可是有着大用的。

他比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都更加清楚世界之大,或许以前的那些圣明君主,将眼界放到了草原之上,认为将草原收服就是伟业。

李蔷却不会只看上这一点点的利益,他想要的更多。

他不当这个大乾之主还罢了,既然有机会当了大乾之主,那就给大乾后代打出一个万世基业,让大乾后代不会被外族奴役。

不让外族奴役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外族全部变成自家人,不想当自家人的,就让其彻底消失。

有着这个想法,李蔷不打算大量损失大乾军人,这些大乾军人是他以后计划的基石。

“殿下,机会难得呀!”包尚书再次说道。

“本宫意已决!”李蔷摆了摆手,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

包尚书与将军们都很失望,但并没有多坚持,他们知道李蔷并不是畏战之人,一定有着什么更深层次的考虑。

“启奏殿下,臣有本!”鸿胪寺卿这时站出来行礼说道。

鸿胪寺是负责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平时可不会有什么事的。

李蔷点了点头,示意鸿胪寺卿接着说。

“暹罗使者上报,安南与倭国有秘密往来,双方有联合对抗大乾之意!”鸿胪寺卿接着说道。

鸿胪寺卿将手中一份折子呈上,金冬上前取了送到李蔷手中。

大乾的演武,让大乾的敌人更加害怕,如鞑靼部那样想办法找寻机会想要抢先一步对大乾动手。

也有如安南与倭国一样,因为以前与大乾有过摩擦,所以想要联合自保。

更有如暹罗一般,想要与大乾关系更加紧密,以出卖对大乾有利的情报来谋求大乾的关照。

“安南与倭国,使人前往安南,令其交出倭国使者!”李蔷淡淡发出了命令。

他这是阳谋,安南与倭国联合,也无法挡住大乾的兵锋。

但大乾想要动刀兵,特别是对南方的安南,就必须有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否则会让南方其余各国产生恐慌的。

南方各国一直都以大乾为主,至少在大乾的工业革命未发展起来之前,李蔷并没有打算对这些国家开战。

安南如果交出倭国使者,那么安南与倭国之间的联合也就失败了。

如果不交出倭国使者,那大乾就有理由出兵。

或许与鞑靼部开战,需要消耗大乾许多的战备资源,但对安南开战,消耗则会小到大乾完全可以承受的地步。

只需要火炮军先去洗地,接下来就是大军开过去接收城池。

其实李蔷更倾向于将安南打下来,为大乾增加一处鱼米之乡。

要知道安南的地理环境,种植水稻可是一年三熟的。

“是,鸿胪寺即日下国书给安南!”鸿胪寺卿躬身说道。

“另外给倭国下国书,命其严管国民,不得再有倭寇出现于大乾!”李蔷接着吩咐道。

他也清楚,就算给倭国下国书,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但正如之前一样,他必须要师出有名。

目前大乾跨海战争的能力不强,但大乾的造船师正在吃透西式炮船的技术,与大乾造船技术相结合,将会出现更强的海上舰船。

配合上新式火炮,短时间就可以进行近海域战斗,对付倭国完全不成问题。

李蔷手中的银子,其中一部分投入到了海上舰船方面。

当然,这方面的投资并不是白白投入,等到大乾兵锋通过海洋到达倭国,以及其它国家时,就是收益之时。

下了朝,李蔷离了皇宫,来到了皇宫旁的一处院子。

皇室在京城有着不少的空置大宅,这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大宅多是为了赏赐之用,此处宅子靠近皇宫,被李蔷要来当成了一所学堂。

他走进一间教室,教室中坐着二十名学子。

这些学子是他从大乾全国数千举人中选出来的,都是对于新兴事物较为接受的举人。

选出的这二十名举人,经过他使用‘风月宝鉴’绑定了忠诚后,才进入到这所学堂。

不使用‘风月宝鉴’绑定忠诚,哪怕有着李蔷这个太子的名头,这些举人也不一定愿意学习在文人看来的杂科。

学习杂科,意味着这些举人未来无法进入朝中,成为正统的文官。

李蔷走上讲台,下面二十名举人的目光中满是崇拜之意。

“今日我们学习物理第三课,请大家翻开《物理》第七页!”李蔷缓缓开口说道。

就算是他打算开恩科,那也要到明年开春了。

而开恩科选出的人才,也是需要学习的,那些人才同样需要老师。

李蔷亲自当老师,准备培养出这二十人,再以这二十人为老师,教导之后的杂科大考中的人才。

只要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大乾的杂科人才就会不断涌现,形成一个优良的循环。

那时大乾的杂科完全可是做到自我培养,不再需要李蔷亲自出面。

由于有着‘风月宝鉴’的忠诚绑定,二十名举人的学习态度极其认真,同时他们能够被李蔷选出来,也是经过了层层筛选的,学习能力自不用多说。

百分之百的忠诚,让二十名举人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学习能力,将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完美的发挥出来。

也就是先期李蔷才会使用‘风月宝鉴’绑定忠诚,他不可能将大乾所有人才都绑定忠诚,哪怕他的‘风月宝鉴’中还有数十万灵魂也不够那样的挥霍。

一个半时辰,李蔷才结束了今日的讲课。

这也是他能够抽出的最多时间了,就是这样已经影响到他自身的修炼与生活了。

好在只要培养了这一批老师,以后的教学就不用他担心了。

李蔷下课后便离去,教室中的学子们却是没有离开。

他们将李蔷所讲的内容一遍遍的复习,有不理解的就互相交流,直到所有人都对讲课内容做到完全理解。

等到他们离开教室时,天色已完全黑了。

而第二天早上,他们天不亮就会起床,开始一天的学习。

在这所学堂之中,没有人会喊苦喊累,有的只是每日不断的学习,他们的潜力在此处完全被开发。

如此的学习效率之下,才能够承担起李蔷将要交给他们的任务。

(本章完)

在那些官员看来是懈怠,但在李蔷看来却是人尽其才,他可不想如景文帝那般天天为了政务忙到没有私人时间。

他有时都在感谢大乾的太祖,正是太祖的英明,才会想到建立协助管理政务的内阁,让皇帝从繁忙的政务中解放出来。

当然,目前能够做的,也就是针对鞑靼部这个大敌的情报收集。

看到手中的情报,说明之前的投入是有价值的。

这情报的来源,李蔷倒是知晓一些。

秋日,大乾今年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灾害,虽说还没有开始秋收,但测算的产量已是丰收之年。

“臣有本启奏!”兵部包尚书走出列来,躬身说道。

“包尚书,有何事?”李蔷微有些意外的问道。

他手中拿着一份军中制式情报,双手呈上。

他掌权之后,虽然放权了不少政务,但对于军务却更加关注。

他对于军方的投入增加了很多,其中就有军方通过渗透、收买、威胁等方式,在邻近各国建立情报网络。

这还是第一步,他最终的目标,是将情报网络遍布到大陆各处,哪怕是再怎么遥远的国家,也要有大乾的暗探。

大乾最大的敌人自是鞑靼部,但鞑靼部可是被他祸害的不轻,从鞑靼部到鞑靼神山,都损失极大。

“刚刚从鞑靼部内传来的情报,鞑靼与瓦刺联合起来,有对大乾动刀兵的迹象!”包尚书说道。

特别是鞑靼部,在知道了大乾可怕的军力后,明白再放任大乾这样发展下去,鞑靼部这个大乾的死敌必然会被大乾吞噬。

最重要的,鞑靼神山通过演武,知晓了是谁袭击了鞑靼神山。

金冬来到其身旁,取了情报送到李蔷手中。

李蔷接过情报看了起来,情报中提到了鞑靼与瓦刺联合之事。

包尚书启奏,一定是关于战事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