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735 文化产业优质“商品”

“花蕊蕊胳肢窝就没毛。”

“她除了头发,别的地方就只有寒毛。”

“瞧着是不是很好看?”

沈锦蛮换了一身碧玉丝面袍,手里端着一碗冬耳莲子羹,里头还漂着两颗大红枣,看向张浩南的眼神,端的是柔情蜜意。

“唉,体力难支矣。一曲长河吟尚未奏完,这箭伤便扰我琴思……艹,我这模样,说是‘美周郎’,也得有人信啊!”

一脸郁闷的张浩南端过莲子羹,唏哩呼噜就是一口干完,俩大枣嗦嘴里瞎嚼,然后吐了两颗枣核出来。

抬手就拍了一下张浩南,白了他一眼之后,忽地轻哼一声,然后嗔怪道,“你急什么啊,慢点儿。”

“随便捅两下就睡了,明天还要开会。”

“你真是一点情调都没有!”

沈锦蛮顿时勃然大怒,闻言“随便捅两下”,她当即一屁股坐到张浩南“嚯嚯”直叫。

本以为自己是“猛张飞”,结果狗屁,直接被一个娇滴滴的“小乔”打成“美周郎”体质。

张老板坚信,周公瑾早死肯定是有原因的,哪怕是《三国演义》版本,也绝对跟“诸葛村夫”无关。

他都“猛张飞”了,这不还是乖乖缴械?

关起门来的“角色扮演”游戏略有遗憾……

睡了个把小时,起来等着吃晚饭,张环和张珮在大厅满地爬,见老父亲稳如老狗坐沙发上玩电脑,也就蛄蛹了过去。

两只肥硕的“蛄蛹者”,冲张浩南“呃呃”叫,然而此时无能的老父亲正打开“熊猫搜索”,然后输入“虎骨酒对男人有没有用”……

张老板痛定思痛,真男人理应做深蹲!

定期提肛才是王道!

“哥哥,淮西的元旦晚会看了没有?”

“没看,不爱看,不想看。”

“……”

苏姜顿时一脸失望,央着沈锦蛮,她现在也是个大姑娘,还是個“传统艺术家”,在地方戏曲上是顶流台柱子,淮西省和两江省诸多地方曲艺团,全靠苏姜过来交流学习混口饭吃。

曲艺文化的财政拨款比重再次下调,裁员清退不在少数,要维持住基本戏班子架构,就得有创新和业绩。

奔茶馆儿也不是不行,实际上“豫剧”就是靠自身的生命力活得挺好,基本上数得着的“豫剧”大家,根本不介意去“赶大集”的时候唱“黑脸”。

老百姓爱看这个,包青天白天斩皇亲国戚他们爱看,晚上见了阎王爷也要据理力争的“包黑子”更让他们觉得牛上天了。

苏姜现在就是通过两省曲艺团的交流,再通过建艺和“玄鸟文化”的平台,推广“黄梅歌”的通俗唱法,融入了很多东西,“戏腔”是最明显的特征。

今年发行的几张唱片都卖得不错,毕竟建艺和两省曲艺团要把关的只是编曲,词作者都挺牛逼的,什么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水平马马虎虎,赵老板打算给那个叫辛弃疾的作者五万块钱,最后不但没给成,还被某个“强化班”猛男嘲讽成了超现代抽象主义弱智。

不过赵老板在推广苏姜的时候,倒也有些意外她能小火一把,各种唱法流派的权威也都挺愿意捧,整个曲艺界外加影视歌,就没找着一个对苏姜阴阳怪气的,连互联网上都挺干净。

赵老板觉得这说明了“玄鸟文化”的威慑力,她赵飞燕不愧是这圈子里的“叶卡捷琳娜”!

她人美能力强,全靠自己才有了现在的成就和影响力。

建艺的校友们都这么说。

沈锦蛮的事业推进就显得无比晦暗,她因为带孩子的缘故,歌舞团的培训班虽然没停,但也没有扩张,不过因为名气不错,澄江那边也多有家长过来带孩子报名。

都是为了考级拿证书。

这方面优势挺大的,在两江省这边不好考的话,可以去淮西省考,姑孰市给了太多方便,沈锦蛮之前是不好意思,现在“环珮城”初具规模,第一条啤酒灌装线已经验收投产,在姑孰市招工,基本就是沈锦蛮注册的人力资源公司。

常驻中职院校签实习合同,主要筛的就是品行,粗筛在学校就做了一遍,去年姑孰市的职高、中专,就严查纹身。

因为姑孰市听说“沙啤”还有员工服兵役的奖励政策,所以对市内有机会还在读中职的孩子,都是相当的苦口婆心。

沈锦蛮其实现在对自己干了多么厉害的事情并不了解,她只是想着给张环、张珮攒点儿人情。

她虽没有赵飞燕那么聪明,但母爱让她“趋同演化”。

“嗳,小姜今年又不上春晚啊。”

“急什么啊,明年上。”

吃晚饭的时候,又聊起了春晚,因为“戏腔”以及各种传统曲艺技法引入流行音乐的缘故,苏姜现在这种音乐风格,被称作“中国风”。

央媒做社会人文这一块的编辑室,是主要推手,“玄鸟文化”反而没咋国内宣传,也不需要。

海外宣传就颇有力度,在满剌加居然卖得挺好,并且因为“tribe”的推广,苏姜的唱片几乎是绑定的,也让“熊猫大陆”下属的音乐软件工作室,正式推出了“熊猫音乐1.0”。

为了搞定版权库,服务器设置在了星家坡,这也导致郭威连续几个月从亚洲飞到欧洲,欧洲飞到亚洲。

他要建立欧洲事业部,还要建立东南亚事业部,“嘁哩喀喳”的行政人员跟技术人员几乎就是等比例膨胀。

每个月都有非常密集的商业谈判,涉及到各种版权,其中音乐版权是最麻烦的,目前通过央视,跟周边国家管理部门进行一一谈判,倒不是说直接搞个版权库的事情。

纯市场营销的生意,实际上张浩南不感兴趣,郭威也对直接介入消费市场没动力,哪怕《魔幻三国》这款电子游戏,也是先有政企业务,再有消费市场产品。

郭威现在的希望,就是想让“嘁哩喀喳”成为卖可乐的那两家一样,政企通杀,然后再对消费市场一路横扫。

不过这活儿难度不小,困难那是相当的大,因为他发现国际上有名有姓的国家,官僚系统的贪婪程度,让他叹为观止。

他以为建康的官僚已经算胃口大了,出了国才知道,还得再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tribe”在满剌加的推广倒是很顺利,因为有当地的华人家族配合,反而是在星家坡,郭威还要带法务部门过去接受质询,各种监管条例等等,都要刁难一下。

服务器放星家坡,也都是生意。

有几个反中比较彻底的家族,基本就是从事律师事务所、信息咨询,所以在意识形态上的思考模式,还处于“冷战”这个阶段。

反倒是祖籍身毒的几个贸易家族,这帮阿三有一半是“中吹”,另外一半也不讲究,但也能沟通,还没有反中入脑。

张浩南的策略很简单,集中力量做好满剌加公关即可,汉语媒体的影响力,满剌加是东南亚核心,星家坡并不重要,搞定政企项目即可,消费市场哪怕放弃也没有关系。

用流求那边同行来讲,就是“鼻屎大的国家”还真是事儿多。

所以苏姜的唱片,在东南亚就出现了两种情况,满剌加的热度要高一些,星家坡的热度基本没有。

只不过国内宣传的时候,媒体非常不专业,报道也不精准,笼统一个“苏姜新唱片在东南亚受到热捧”,导致一般老百姓根本无法区别这里面的有效信息。

实际上在民间多有以为星家坡是个“亲华”国家,就是因为吃了宣传部门工作失误的亏。

不过星家坡政府对张老板那是相当的欢迎。

原因很简单,张老板从星家坡赚到大钱的能力可能没有,但让星家坡赚不到大钱的能力不但有,而且很大。

“满剌加海盗”培养成本低得很,张老板只要愿意,从平壤走私一批火箭筒,就能让不少“穷哥们儿”攥着拳头兴奋地大喊一声“Yes!R!P!G!”。

政客们之间的分赃需要时间,所以张浩南并不着急一年半载的,明年苏姜上春晚,就非常合适,毕竟明年星家坡也会开通“熊猫卫星电视”业务。

星家坡诸多传媒娱乐公司,也非常迫切开通卫星直播、转播业务,而刚好明年还有一颗备份星上天,到时候张老板手里就有三颗卫星,这三颗卫星就是纯“现金奶牛”。

中间人是香江的传媒巨头,没有不列颠资本,合资公司设在濠镜澳,在旅游线路的筹备上,卫星通信、卫星电视是基本配置,而有这个资源的国家,全球只有四个,不列颠不在其中。

弗兰克的发射成本理论上最低,实际上最高,再加上卫星接收设备价格高昂,反不如用毛子货,但毛子售后就是一坨屎,于是在东南亚地区,无非是阿美利加设备和中国设备二选一。

华人社区不管再怎么“反华”,只要还受传统文化影响,那么在内容适配上,终究只能跟着文化母国混,以前还能找流求地区,但随着技术革新以及香江影视内容的大衰退,东南亚华人社区也在对内挖掘。

这是市场选择,但只要做对内挖掘,从人种上来说,就会又回到一个比较哲学的问题,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跟国内合作是一种必然,只是现在的国际主流势力现状,依然是西方压过东方,再怎么合作,也就是小打小闹,至多就是个“样板工程”。

最好的文化交流就是航母舰队,可惜这年头别说航母舰队了,航母都还没影儿呢。

不过张老板作为重生的,对国家的信心比任何人都大,所以在众多质疑和不解中,他依然大胆地在东南亚下重注。

反正他买卫星方便,插队发射火箭也容易,刚好又有做节目、开发文化产品的能力,又有不错的国际贸易实力,培养当地市场完全不是个事儿。

当然操作上就有些“符合国情”了,比如苏姜在华人圈的些许烈度,转到国内的宣传,就是“打开了国际市场”……

对张老板以及两江省、淮西省、松江市宣传部门来说,苏姜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更是一个“商品”,一个“符号”,一个“工具”,只不过对沈锦蛮而言,她就关心“女儿”有没有前途。

张老板也没有吐槽“头发长见识短”,毕竟“小乔”还是玩起来挺爽的。

就是吃饭聊到了这些话题,总得给个交代,哪怕是画个饼,女人还是挺容易满足的。

过个十来年,自有“情绪价值”这个名词走入普罗大众的视线,一如“PUA”,现在嘛,当听张浩南说明年上春晚,沈锦蛮当时就放了心。

不过她还是好奇地问了一句:“今年不上春晚,是有什么难处吗?”

“没难处,只是明年春晚的话,老赵还能再主持一届,里里外外能更省不少事儿。今年他立下大功,他那些徒子徒孙,也就有了上位的机会。今年上春晚,也就亮个相;明年起码是个黄金时段,而且除了独唱,合唱还能再来一个,再加最后一个大合唱,三个节目的含金量,伱选哪个?”

“我选多的。”

沈锦蛮都不用想,也知道该怎么选。

“嗳,赵老师不是都过了退休年龄吗?”

“明年最后主持一届春晚,就算是职业生涯画上句话,完美收官。”

他现在“战绩彪炳”,又是一堆“荣誉”“功劳”,

再加上他本身是少民,跟之前拉他下水的那帮人完成切割之后,已经是“孤臣”式样的政治人物,而不是单纯的公众人物或者“传媒人”。

过去有节操的京城“城外人”,祖上没抬旗的,都愿意向“紧哥”靠拢,也算是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大比价松散的“紧哥派”,“紧哥”本人就老大,就是老大的年纪大了些,而且还根基不稳。

不过稳不稳还要看靠山,看“紧哥”不顺眼的旗人都清楚他背后有条顶级“恶狗”,二十几枪都打不死的逆天玩意儿……

以前还能拼海外资本,谁有钱谁是大爷这个逻辑是不变的,可惜今年各国NGO不管开多少经费,怎么跟“紧哥”身后的人拼?

有那实力吗?

京城各传媒院校的学院派知识分子,其实今年是“哀鸿遍野”的,因为真遭受了重创,没办法,饼就那么大,“财神爷”想要吃大份的,那就得有人吃大粪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动态平衡。

沈锦蛮这种“小家碧玉”理解不了隐晦的“神仙打架”,不过听说明年“赵老师”最后主持一届春晚,“女儿”能有三个节目,她顿时欣喜不已,给苏姜夹了一块牛肉,然后笑着道:“明年一定红遍全国,加油啊。”

“嗯。”

心不在焉的苏姜点点头,然后瞄了一眼张浩南,小声道,“哥哥,我现在有一米六了。”

“我穿高跟鞋一米九几呢。”

“……”

看都没看她一眼,张浩南还不知道这小姑娘的心思?

苏姜顿时觉得委屈,然后低头老老实实吃饭,她现在根本瞧不上别人,就想跟她哥在一起,奈何张浩南找了个花蕊蕊都没搭理她。

没啥好办法的苏姜,打算去找爷爷魏刚商量一下,指望沈锦蛮是不可能的。

不过她怕被爷爷魏刚打断腿,所以先去找了赵飞燕。

赵老板欣然同意,不过还是提醒苏姜:“小姜,你哥对你是肯定没感觉的,他真拿你当妹妹,跟花蕊蕊那种是不一样的。我估计还是白费劲,不过呢,去找你爷爷魏市长商量,倒也挺好的,我陪你就是了。”

“嫂子你真好,不过为什么你觉得没戏,还陪我一起去爷爷那里啊?”

“看戏啊。”

赵老板笑得花枝招展,“这种‘家庭伦理剧’,可太有意思了。要是你是我那从没见过公公的私生女,那就更刺激了。哈哈哈哈哈哈……”

“……”

看着赵飞燕那几近“放浪形骸”的模样,苏姜深刻地明白了为什么这位嫂嫂是哥哥的绝配……

(本章完)

“你真没劲,我画这妆,可不容易了。”

“啧,所以我体力难支啊。不过可不是因为箭伤……”

“我就生孩子那会儿在医院刮了一次,之后也没注意。前几天小妍小姝聊剃毛,便试了试,你从松江带过来的脱毛膏不好用。”

“手上腿上本来就没什么毛,你又是何必,看不见的地方没必要。”

“……”

“将军,趁热喝了这碗羹。”

忽地,张浩南盘膝而坐,扶着大腿叹了口气,“蛮蛮,你说我这样天天泡在女人堆里,一天正事儿也不干,每天也没有什么远大目标,志向也早就被磨没了。这样的我,能快乐吗?”

“所以啊,男人还是得有事业……”

“我太快乐了,谁他娘的想努力谁努力去,谁想奋斗谁奋斗去,我就喜欢美女如云,家财万贯。这种快乐,我估计别人根本想象不到。”

别人气没气不知道,反正沈锦蛮是气得咬了他一口,奈何张浩南皮糙肉厚,咬肩膀上也就留个牙印,反而凑过去的时候,被张浩南掀开衣襟就是一通折腾。

稍微撩拨一下,这“小乔”妆容差点化开,脸蛋儿红扑扑的,跟红蜡烛流淌一般。

“你把毛刮了,不刺得难受吗?”

“……”

斩钉截铁的张浩南让“小乔”一脸错愕,旋即一脸鄙夷。

“也就那样,这小妞主要是性格好,有强烈的自我毁灭倾向,符合我的胃口。”

“……”

“……”

“你说气人不?”

“我快乐!”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