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极品逍遥帝师》
极品逍遥帝师

第171章 何等气节?如此伟岸!

陈镇忽然大笑起来,“好一个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庄王可真会往自己的脸上贴金啊。”

“贴金?这些年,自陛下登基以来,久疏朝政,自然不知晓黎民心声,不知晓社稷方向。”

“臣,作为监国大臣,坚决反对。”

两人对视良久,终于以陈枭冷冷地开口还击打破僵局。

此言一出,群臣震惊。

“但臣作为监国大臣,负有监管国事之责,对于陛下有失偏颇的决策,有明言直谏之权。”

“陛下,切勿一意孤行啊!”

“庄王,你僭越了。”

这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张昌平开口了,“按照大乾律例,监国大臣一职,早已在太祖十二年取消。”

“圣上乃九五之尊,一言九鼎。”

“您的言辞,已经有欺君之嫌。”

“放肆!”

”你个小阁老,竟敢对本王出言不逊?!”

陈枭做梦都没有想到张昌平这个空气阁老居然敢开口顶撞自己,当即便冷冷地扭头逼视而去,眼里,更是澎湃着杀意。

大有一言不合就直接开刀的意思。

“庄王,您无视君臣之道,肆意僭越朝纲礼法。”

“要说放肆,您远在老夫之上。”

“好了。”

陈镇见事态要收不了场了,出言打起圆场,“张阁老,庄王所思所虑,也是为了我大乾江山社稷考虑,你们二人,都是我大乾之栋梁,切勿因为小事而心生嫌隙。”

“朕,还要依仗你们呢。”

陈镇言罢,张昌平拱手欠身道:“诺。”

他转而看向陈枭,“庄王殿下,老夫,只是中肯直言。”

“或许有言语不当之处,冒犯了殿下,还望殿下海涵。”

“哼,老匹夫。”

陈枭阴冷地瞪了张昌平一眼,后者没再上赶着与之对喷。

而龙椅上。

陈镇的语气也缓和下来,“庄王,朕方才思考了一下,你说的也不无道理。”

“这样吧。”

“对于戍边的队伍,这次就不征召了。”

“征召范围只限于尚处于休整状态的部队,如何?”

见陈镇的语气软了下来,陈枭的神情虽然依然森冷,但口吻上还是控制下来了几分,说道:“休整之师,随时待命。”

“以如此琐事叨扰,也影响不好。”

”况且,此竞比据我所知,只是坊间举办,并无官文支持。”

“故非我朝廷所办盛会,实在无需以此来扰乱军务。”

“只希望陛下能收回成命,不再征召任何部队,让所有将士能够专注齐心,镇守我大乾江山社稷。”

“庄王所言差矣,此竞比,有我大乾官文支撑。”

“所有的批文,皆是通过礼部批阅批准,走正常流程誊黄下发的。”

“……”

陈枭闻言,不禁噎住。

他终于板着脸,僵住了。

片刻后,他居然是直接气得转身,拂袖而去。

一出永宁殿,他就对手下一名官员说道:“去,告诉耿友文,让他滚来见本王!”

朝堂上。

陈镇面带微笑地看向百官群中缩头耷脑的耿友文和龙臣焕:“如此,既然庄王已无异议。”

“那么,此事便交由耿尚书下发批文,转由兵部执行处理吧。”

两人强自堆笑应诺下来。

而陈镇又转而看向张昌平,“张阁老,你安排内阁的人去通知现定中军统领仲平,让他作为内参,全程督察调和各项事务。”

“并且安排内阁的人,协助仲将军。”

“诺。”

“好,散了吧。”

随着陈镇起身,殿头太监顿时高呼,“退朝!”

永宁殿,顿时又嘈杂了起来。

一些内阁和无阵营的文官凑到张昌平和范必安的跟前,其中,工部尚书方秋佩服地朝张昌平竖起大拇指:“张阁老,你今天是胆子大。”

“你就不怕庄王对你动手?”

“哈哈,尚书大人,我等为陛下臣子,为大乾栋梁。”

“维护朝纲礼法,乃是分内之事,岂能因为惧怕就有所退缩?”

“对。”

范必安响起了杨顺以前在聊天时对他们说过的一句绝句。

当即,便引经据典地说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此绝句,直接震惊了方秋。

他当即便和其它几位文官怔在了原地,满脑子都是范必安脱口而出的惊世之句。

一时间,他们不禁沉浸在其字里行间所散发出的气节当中。

何等无畏?何等大丈夫?

深深地看向已经深藏功与名和张昌平走远的范必安。

他们第一次,觉得这位范阁老的背影是如此的伟岸,走路的姿势,也是如此的有气魄。

仿佛是第一次认识范必安一般。

不禁在心里感叹,看来以往对于这二位空气阁老都有所怠慢轻视了。

他们的心里,心怀家国,饱藏乾坤。

他们的境界和气节,远比常人高远……

而另一边,礼部尚书耿友文刚走出大殿,便有人来通知他庄王要见他。

这令得耿友文当场从头凉到了尾。

一旁的龙臣焕更是直接抱拳说了句:“既然如此,那耿大人便快去吧,好自为之。”

“龙某,便先告辞了。”

说罢,龙臣焕生怕又通知到自己,与其他几位要好的大员逃也似的快步离场。

留下耿友文孤身一人,欲哭无泪。

好家伙,之前在朝堂上,还从未如此剑拔弩张过。

所有人都知道陈枭和陈镇之间的关系。

陈枭冷冷地鄙视着陈镇,嘴角缓缓扬起,露出一副狠厉的邪笑,“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赋予我的权力。”

“哈哈。”

此言一出,空气中的火药味再度升温。

“陛下,您这是颠倒黑白。”

也知道这些年的朝政,一直是陈枭代为把持。

所有奏章都是直接通过司礼监送到陈枭的府上批阅。

性质可就完全变了。

文武百官个个耷拉着脑袋,少数几名大员则是眼里闪烁着精光,旁观着这一切。

甚至有人暗中朝殿外做了个手势,悄然间搅动起暗流。

殿外不为人知的角落,已经开始有不同阵营的人展开了各自的行动,为即将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准备。

不过,默认归默认。

没有实质性的册封,就直接把这名号端到了台面上来压皇帝。

“臣十分理解。”

“所以动摇军心,陛下不理解,也属于正常。”

果然,陈镇的脸色骤然阴沉下来,“监国大臣?”

“谁给你的权力?”

所谓监国大臣,从未有过实质性的册封,但久而久之,也属文武默认。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