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的公公叫康熙》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轮转(打滚求月票)

他就实话实说道:“我能为福晋做的不多,倒是福晋辛苦,嫁到宫里规矩多,不如嫁到外头自在。”

九阿哥摆手道:“谁的日子能顺心如意?宫里有宫里的好,外头规矩大些,在家当姑奶奶享福,出门子也要熬得辛苦,你知晓体恤福晋是好事儿,可是也别太过,省得太惹眼,给弟妹招来不是。”

十三阿哥点头。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十三阿哥道:“除了顾念旧情,就没有旁的?”

又是人参、又是海参的拿出来,旁人不晓得,十三福晋肯定是晓得的。

这十三阿哥倒是会哄人。

十三阿哥跟九阿哥道了谢,就起身道:“我去跟四哥说几句,就先回了。”

九阿哥摆手道:“去吧,去吧,再熬半天,明儿开始大家就都清闲了。”

十三阿哥去了东屋。

九阿哥指了那包裹,吩咐何玉柱道:“收起来吧,记得提醒爷一声,回头伊都立给爷拜年的时候,给他带上。”

何玉柱应了,收好了包裹。

东值房里,十三阿哥迫不及待地说起月初八卦的后续。

“四哥,汗阿玛驳了刑部的部议,依旧维持绞监候,不准改流……”

十三阿哥说着,都带了几分轻快,道:“从那日朝会,汗阿玛不准上尊号,我就晓得汗阿玛不爱这些虚名,与虚无缥缈的仁名相比,维护律法公道、震慑世人更重要。”

四阿哥听了,道:“那你也能安心了,总算不用开了不好的先例,让恶人钻空子。”

十三阿哥脸上露出敬仰来,道:“汗阿玛在此案子的‘不仁’,才是对天下万民最好的仁,汗阿玛是当之无愧的仁君!”

四阿哥点头,汗阿玛冲龄登基,御极四十一年,爱惜民力,约束权贵,确实当得起一个“仁”字。

眼见着四阿哥的书案上还有卷宗,十三阿哥说完这件官司的后续就利索走人了。

他没有提来找九阿哥的原因,四阿哥也没有问。

只看他提着东西来的,空着手走的,四阿哥也就心里有数了……

等到中午,九阿哥依旧是跟四阿哥一起用饭。

九贝勒府的午膳,有一道稀罕菜。

四阿哥还当自己看错了,仔细看了两眼。

“婆婆丁?这是种的?”

洞子菜是自古有之,种的都是青菜,第一次见种野菜的。

这夫妻两个,日子过得多清闲,才能弄出这些花样来。

九阿哥得意道:“这是头一茬的,折腾了好几个月,今儿还是头一次摘。”

四阿哥少不得又操心,道:“宫里孝敬了么?”

九阿哥点头道:“嗯,让人跟老十福晋说了,托她今早带进宫往各处孝敬了。”

今日逢十,正是皇子福晋们入宫请安的日子。

四阿哥:“……”

这样托付,也不算错。

蘸酱拼盘中,除了蒲公英,还有黄瓜条、香菜段、小萝卜缨子、小白菜、葱丝这几样。

搭配了两种酱,荤的是牛肉酱,素的就是西瓜酱。

寒冬腊月,这样一盘鲜嫩的小菜,谁能拒绝?

不单四阿哥吃的香,九阿哥都跟着多吃了不少。

等到膳桌下去,四阿哥又去忙了。

九阿哥则是让何玉柱将值房的东西该装箱的装箱、该装包的装包,只等着申初封印后,就家去。

还有一刻钟到申初,四阿哥过来叫人了。

要去尚书房了。

户部上下人等,已经齐聚尚书房外头。

上到四位侍郎,下到没有品级的拜唐阿,都要在这里候着。

见四阿哥跟九阿哥过来,众人齐见礼。

四阿哥就抬手叫起,带了九阿哥在四位侍郎身前站了。

九阿哥有些意外,本以为他们就是来学差事的,跟管部王公不一样,要站在四位侍郎后头。

瞧着四阿哥的坦然,与四位侍郎的恭敬,就晓得往年也是这个位置。

九阿哥就坦然了。

户部有满汉两位尚书,满尚书掌印决策,是最高长官。

这封印,封的就是满尚书执掌的户部大印。

等到申初吉时,满汉尚书就来了,两人躬身给四阿哥与九阿哥请了安,而后就是封印仪式。

满尚书在前,汉尚书在后。

汉尚书打开印信盒,满尚书将官印放入。

又由汉尚书贴了封条。

而后又是满尚书与汉尚书两人的尚书印,也一一封盒。

户部衙门的第一个封印仪式就告一段落。

等下户部各衙门,只要有官印的,都要封印,相关的僚属,也都要陪同。

一层层的,封到最后的品官。

这就不需要四阿哥与九阿哥出面了。

等回了值房,九阿哥还有些不是滋味儿,道:“四哥,咱们在六部行走,就是这样跑腿、打下手啊,什么时候有自己的印?”

四阿哥道:“不是有私印?”

从他们离了上书房开始学差事,就有了自己的私印。

九阿哥摇头道:“那不一样。”

四阿哥道:“别想那么长远了,部院行走,你这才第一站,昨儿在御前,你没问问年后去哪个衙门?”

只看汗阿玛入冬没有给九阿哥安排新差事,四阿哥就晓得他多半要转部。

就是不知道,御前会让九阿哥去哪个部院。

想着年后也要从上书房出来的十四阿哥,四阿哥隐隐有些担心。

希望这两人别凑到一块儿。

“啊?”

九阿哥讶然道:“一年一转么?我怎么记得四哥您在户部当差好几年,也没见年年换地方啊!”

四阿哥摇头道:“有的衙门三五个月,我那是之前轮的差不多了,才又转回到户部。”

九阿哥年初入朝,户部就是第一站,怎么会停在户部?

少说也要轮转一半部院,再量才而用。

他这样一说,九阿哥好像对四阿哥部院行走有些印象了,早先在刑部过,再以前就没有留意。

九阿哥怦然心动,道:“能自己选衙门么?我想去理藩院……”

关于蒙古那边,他早就心动了,大有可为。

况且如今理藩院有自己五哥在,自己过去,指定比在户部还自在。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十阿哥。

十阿哥从三十七年年底到宗人府当差,至今五年,都没有挪过地方。

宗人府都是宗亲,苏努贝子又是个活络的,应该没有人给十阿哥委屈吧?

十阿哥是郡王,还是皇子,只要不是傻子,不会欺负到他头上。

可有的时候不欺负,还能敬而远之,那样也伤人。

九阿哥就改了口,道:“宗人府也行,我正想要熟悉熟悉宗室各种章程,咱们开府出来,以后也都是宗室了……”

十三阿哥老实认了,道:“弟弟福晋也不放心姨姐,是惦记着。”

九阿哥点头道:“弟妹人品不错,这亲戚之间,素来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跟十二阿哥一比,十三阿哥这表现机灵太多了。

十三阿哥晓得九阿哥行事,也是极重岳家的。

十三阿哥道:“不单单是姨姐的缘故,我岳父跟伊相也是多年故交。”

不过是小事儿,九阿哥就点头应了。

姊妹两个都是高官之女,到了成亲的时候,一个为皇子嫡福晋,一个为落魄大学士府的小儿媳妇,境遇天差地别。

这时候能想着帮一把,就很难得了。

压根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两家不在一个旗,之前也没有姻亲关系,是两家老爷子为同僚,年轻时都在刑部,一个是郎中、一个是员外郎,就是上下级。

后来伊桑阿以大学士之身份兼任兵部尚书时,马尔汉为兵部侍郎,两人再次为上下级。

九阿哥赞道:“行啊,一举三得,连岳父也讨好了。”

九阿哥挑挑眉,不置可否。

宫里的皇子福晋,在公公婆婆眼皮子底下,性子不宽和,还能妒忌不成?

要不是他大婚刚开始对岳家表现的太亲近,也不会有了后头的瓜尔佳格格。

只盼着瓜尔佳这回生的是格格,别让自己家落个长子庶出的局面。

只能说是聪明人。

十三阿哥可不是寻常小阿哥,是御前最器重的皇子之一,生母还是宫里受宠的主位娘娘。

十三阿哥点头道:“弟弟福晋性子爽利,为人也大方宽和。”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